提及沈萬三,在不同的史書和文學作品中,都有記載?芍^是大名鼎鼎,影響巨大!督鹌棵贰分械闹饕巧慌私鹕彛恢挂淮握f過:“南京沈萬三,北京枯柳樹,人的名兒,樹的影兒”,可見沈萬三的大名在明代市井中的普及程度;江浙閩皖等地,至今也還有將巨富們喻為“沈萬三”的習俗。
《明史》里也有好幾處提到沈萬三,其中一處在大腳馬皇后的傳記里,白紙黑字寫得明白:吳興的富民沈秀,也就是沈萬三,幫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又請求出資犒勞軍隊。朱元璋發怒說:“匹夫敢犒勞天子的軍隊,絕對的亂民,該殺!瘪R皇后進諫說:“你老婆我聽說法律這個東西,是用來誅殺不法之徒的,但不是用來誅殺不祥之人。老百姓富可敵國,是老百姓自己不祥,不祥之民,蒼天必然會降災禍給他,陛下又何必再殺他!敝煸奥犃擞行┙鈿,饒過沈萬三沒殺,把他流放到云南去了。從這些記載里,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巨富沈萬三就是明朝人。但有人曾專門撰文指出,“不過很可惜,傳說當不得真,正史說的,也并不見得就一定正確。《明史》為清人編撰,出于政治目的抹黑明朝的文字隨處可見,但史實告訴我們:沈萬三其實是個地地道道的元朝人,生于元朝,死于元朝。”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該作者提出的佐證史料是乾隆年間編纂的《吳江縣志》。據該書記載,“張士誠據吳時萬三已死,二子茂、旺秘從海道運米至燕京”。編纂者的史料來源是明代人莫旦撰寫的《吳江志》。莫家和沈家是兒女親家,莫旦說的話,《吳江縣志》的編纂者自然不敢怠慢,但欽定的正史已經出版發行,他們也不敢推翻,所以只好在后面加上一段注釋:莫旦說張士誠占領吳會的時候沈萬三早已經死了,但《明史》里又說沈萬三幫高皇帝(朱元璋)修南京城,請求犒勞軍隊,被高皇帝抄家流放,誰對誰錯,我們也搞不清楚。張士誠的軍隊占領吳會的時間是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1368年才建立明朝。這就等于是說:按照莫旦的說法,朱元璋登基做皇帝的時候,沈萬三至少已經死了12個年頭,死人既不會從墳墓里爬出來替他修城墻,也不必再擔心被他抄家流放。對于這段評論,筆者還是以為比較具有可信度的。理由是,據史料記載,沈萬三至少有三個兒子,除了《吳江縣志》提到的“二子茂、旺”之外,還有一個兒子叫作沈榮,沈榮又有個兒子叫沈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02454.html
相關閱讀: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人的性觀念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李之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