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西北軍區所轄的范圍相當驚人,包括陜、甘、寧、青、新5省,面積占全國的1/3。
廖漢生 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作者:夏明星、姚凱、龔圖文,原題為:《廖漢生將軍主持西北軍區工作紀事》
開國中將廖漢生(1911.11-2006.10),湖南桑植長瑞鄉人,是抱著“拿起刀槍跟賀龍”的思想參加革命的,在賀龍的言傳身教下,他從一個農家子弟成長為人民軍隊一代名將。1952年8月,在青海軍區政委任上的廖漢生出任西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同年10月,他當選為西北軍區黨委第五書記;11月,他又擔任了西北軍區副政委。這時,軍區黨委排前的4位書記彭德懷、習仲勛、張宗遜、馬明方或到北京工作,或另有重任,廖漢生遂全面主持西北軍區的工作。
“這一偉大勝利……粉碎了臺灣殘匪所謂建立‘陸上臺灣’的夢想”
新中國成立初期,西北軍區所轄的范圍相當驚人,包括陜、甘、寧、青、新5省,面積占全國的1/3。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黨反動政權不甘心失敗,糾合殘兵敗將和土匪勢力,企圖在大西北建立所謂“陸上臺灣”。經過解放軍的持續打擊,到廖漢生主持西北軍區工作時,西北各地的殘匪只剩下由號稱“中華反共救國102路”司令馬元祥、“中華反共救國103路”司令馬良率領的兩股匪徒。這兩股匪徒以反動軍官、特務、慣匪、兵痞、流氓為骨干,長期流竄于甘肅、青海、四川3省邊界的藏族地區,為禍一方,成為殘存在大陸的一支反動政治武裝。
從1952年8月起,臺灣國民黨政權還不時派出軍用飛機,穿越大陸飛到西北,向這股匪徒空投特務和槍械彈藥、聯絡器材等裝備,對其進行接濟,所以二馬更加猖狂。
廖漢生新官上任,就決心徹底剿滅這股匪徒,讓甘、青、川邊地區的百姓真正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10月間,廖漢生組織西北軍區與西南軍區召開聯合作戰會議,擬訂了圍殲方案,并上報中央軍委。10月26日,主持軍委工作的彭德懷復電廖漢生等:“西北地區遼闊,糧草困難,匪聚則易殲,散則難剿。臺匪空投可能引誘小股土匪向馬良靠攏,因此應有意識地讓匪徒向一定地區聚集。不要過早派飛機活動驚動匪徒聚集,待明春開始圍剿。”
10月下旬,廖漢生主持召開西北軍區黨委擴大會,時任軍區參謀長的彭紹輝對剿匪工作做了具體的分析和部署。12月間,廖漢生又主持召開西北軍區剿匪會議,部署了全殲馬良、馬元祥股匪的戰斗方案。隨后,西北軍區成立了“甘青剿匪指揮部”,彭紹輝、廖漢生分別擔任指揮部司令員、政治委員,同時組建了“青南剿匪指揮部”和“甘南藏區工作委員會”,著手進行政治、軍事、后勤等方面的準備工作。
1953年3月8日,廖漢生等致電軍委,報告“甘青剿指之剿匪部署及西北軍區之意見”。10日,毛澤東親自電示:
西北軍區3月8日電悉。同意甘青剿指之剿匪部署及西北軍區之意見。望令剿指注意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主要是物質補給困難和少數民族對我不了解的困難,遇到這些困難時,必須鼓勵部屬想盡一切辦法克服之,務達全殲各匪,不可半途而廢。
軍委一聲令下,廖漢生、彭紹輝立即指揮西北軍區騎兵第一師、步兵第十一師等部,在西南軍區空軍的有力配合下,向馬良、馬元祥匪徒發起圍攻。經過整整一個冬天準備的剿匪部隊,策馬揚鞭,迅速出擊。
在廖漢生、彭紹輝指揮下,剿匪部隊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對匪徒采取奔襲、圍殲、追殲等多種軍事打擊手段。擔任追剿馬良匪部的騎兵第一團,連續數天每人只能吃到4兩糧食,不得不靠打野獸、挖野菜充饑。但全團將士斗志昂揚,仍然堅決追擊,指戰員們提出:“土匪逃到哪里就追擊到哪里,不消滅土匪絕不收兵!”
在軍事打擊的同時,廖漢生還主持起草了“甘青剿匪指揮部”剿匪布告,經毛澤東修改后公開發布:
……
一切因受騙或被迫為匪的部落頭人,僧俗群眾,只要誠意回來,各安生產,一律既往不咎,并保障其生命財產及以往之地位。
……
無論匪首匪眾,凡向人民政府及人民解放軍投誠自新者,一律從寬處理;凡脫離匪眾,并積極協助剿匪者,允許將功折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11484.html
相關閱讀:王熙鳳操辦的兩場葬禮 竟是她人生的高點與末路
大漢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國叫囂
選人用人須經得住倒查
三十五個真實的中國歷史
重溫血漿經濟和艾滋病的混亂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