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1332—1382年),是郭子興老友馬三的小女兒。馬三原是宿州閔子鄉信豐里的富戶,“以貲豪里中”(毛奇齡:《勝朝彤史拾遺記》卷1)。他性格剛強,“見有為不義者,視之若仇讎”(宋端儀:《立齋閑錄》卷1),又喜結交賓客,“善施而貧”。后來馬三因殺人避仇,帶著小女兒逃到定遠投奔郭子興,二人結為刎頸之交。郭子興揭竿起義時,馬三回宿州策劃起兵響應,不料回去不久就死了。郭子興悲痛之余便將其小女兒收為義女。朱元璋投奔郭子興之后,英勇善戰,深受器重。郭子興遂將這個“善承人意”、“知書精女紅”(《勝朝彤史拾遺記》卷1)的義女許配給朱元璋。
馬氏自嫁給朱元璋為妻,就同他患難與共。郭子興一度受人挑撥,猜忌、貶斥朱元璋,馬氏拿出自己的積蓄獻給郭子興的夫人,求其向郭子興調停說情。朱元璋出征遇到災荒缺糧,她常貯存一些干糧腌肉,讓朱元璋隨時充饑,“而己不宿飽”(《明史》卷113,《高皇后傳》)。朱元璋行軍作戰的文書、軍令和隨手寫下的札記、備忘錄,都交給她保管,她整理得井井有條,朱元璋需要查詢,她“即于囊中出而進之,未嘗脫誤”(《明太祖實錄》卷147)。朱元璋率部渡江后,與陳友諒、張士誠接鄰,戰事頻繁,馬氏“暇即率諸校妻縫紉衣?”,分給將士。她還常給朱元璋出謀劃策,并告誡朱元璋:“定天下在得人心”,“用兵焉能不殺人,但不嗜人,則殺亦罕也”(《勝朝彤史拾遺記》卷1)。
朱元璋登基稱帝后,
馬皇后從不出面干預政事,但仍處處留心朱元璋治政的得失,采取“隨事幾諫”(《明太祖實錄》卷147)的方式,進行婉轉的勸諫。她常勸朱元璋要“親賢務學”。有一次,朱元璋至太學祭孔歸來,她問太學生共有多少,答說幾千名,又問是否都有家眷,答說大多數有。馬皇后便說道:“善理天下者,以賢才為本。今人才眾多,深足為喜。但生員廩食于太學,而妻子無所仰給,彼寧無累于心乎?”朱元璋于是下令設立紅板倉,貯存糧食,“月賜糧給其家以為常”(同上)。明朝給陪讀的太學生家眷發放月糧,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馬皇后還關心民間疾苦,遇到災荒,就率宮人蔬食,遇到年成不好,則設麥飯野羹。朱元璋知道她的用意,告知已經下令賑災。馬皇后又建議說:“賑恤不如蓄積之先備也!保ㄍ希┲煸罢J為她說的有道理,后來便在各地設立預備倉,“選耆民運鈔糴米,以備賑濟”(《明史》卷79,《食貨志》)。
朱元璋為強化封建專制統治,用法庭、監獄、特務和酷刑震懾臣僚和儒士,誅除異己。馬皇后對此很是不滿,屢加勸諫:“陛下于人才固能各隨其短長而用之,然猶宜赦小過以全其人。”(同上)據《明史·馬皇后傳》記載,朱元璋在前殿因朝政發火震怒回宮后,馬皇后經常加以規勸,“雖帝性嚴,然為緩刑戮者數矣”。侍講學士宋濂致仕還鄉后,因孫子宋慎卷進胡惟庸案受牽連,被逮到京師判處死刑。馬皇后想起宋濂教太子讀書的功勞,向朱元璋求情,遭到拒絕。到吃飯時,馬皇后悶悶不樂,不飲酒,不吃肉,朱元璋問其中緣故。她回答說:妾哀痛宋學士之刑,想代兒子為老師服“心喪”。朱元璋很不高興,扔下筷子就走。但第二天還是下令赦免了宋濂,改判謫戍茂州。有時宮女對朱元璋侍侯不周,遭到他的責罵,馬皇后也佯裝大怒,令將宮女交付宮正司議罪。朱元璋不明其故,她解釋說:“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賞。當陛下怒時,恐有畸重。付宮正,則酌其平矣。即陛下論人罪,亦詔有司耳!保ā睹魇贰肪113,《馬皇后傳》)
值得注意的是,馬皇后不僅自己不直接干預朝政,而且不私親族,不讓娘家人做官,以免外戚干政。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派人找到馬皇后的親族,打算賜予官職。但馬皇后卻制止說:“國家官爵當與賢能之士,妾家親屬未必有可用之才。且聞前世外戚之家多驕淫奢縱,不守法度,有致覆敗者。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賜予,使得保守足矣!保ā睹魈鎸嶄洝肪29)朱元璋只好作罷,僅賜予豐厚的爵祿,而不使任職預政。有明一朝得以避免后妃干政、外戚專權的禍亂,馬皇后以身作則的榜樣作用不可忽視。
富貴之后,馬皇后仍然保持過去那種儉樸的生活作風。朱元璋每御膳,她“皆躬自省視”。自己平時不喜奢麗,衣裳破舊了,縫補洗凈再穿。左右有人說:皇后享天下至貴至富,何必這樣吝嗇?她回答說:“蓋奢侈之心易萌,崇高之位難處,不可忘者勤儉,不可恃者富貴也。勤儉之心一移,禍福之應響至。每念及此,自不敢有忽易之心耳。”(《明太祖實錄》卷147)她聽說元世祖皇后察必曾率宮女收集舊弓弦洗凈煮熟,織成衾綢,縫制衣服穿用,也讓宮女效法,織成衾綢賜給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她還用裁剩下的零碎布帛、有疙瘩疵點的粗絲制成衣裳,賜給諸王、后妃,讓她們懂得民間蠶桑之艱難;首觽冇袝r在衣服、器用上互相攀比,她諄諄開導說:“唐堯、虞舜茅茨土階,夏禹、文王惡衣卑室。汝父儉樸,尤惡奢麗,日夜憂勤以治天下。汝輩無功,錦衣玉食,猶欲以服御相加,何志氣不同如是乎?惟當親師取友,講論圣賢之學,開明心志,自無此氣習也!保ㄍ希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患了重病。朱元璋寢食不安,群臣“請禱祀山川,遍求名醫”。當時她年僅51歲,身體原本硬朗,如能找到高明的醫生,對癥下藥,或許能治好病。但她擔心一旦服藥無效,殘忍的朱元璋會遷怒誅殺醫生,因此不肯就醫而死。《明史》的作者稱贊馬皇后說:“從太祖備極艱難,贊成大業,母儀天下,慈德昭彰”(《明史》卷114,《皇后傳》贊),當為的論。(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19148.html
相關閱讀: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李之藻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人的性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