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枝山出生于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他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5歲時就能書一尺見方的大字,9歲便能作詩文,被稱為“神童”。10歲已博覽群書,文章瑰麗,才智非凡。17歲即中秀才,32歲中舉人,但直到55歲才謀得一官半職,授廣東興寧縣知縣,63歲任京兆應天府通判。由于不滿官場腐敗之風,一年后他就借故辭官,回故里度殘年。
祝枝山集各書家之長,領一代風騷,是吳門書派中“明中期書法三大家”(另兩人為文征明和王寵)之一。其書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趙孟釷櫸ㄖ?瘢?锝?豸酥?⑼蹕字?惺欏⑻蘋乘夭菔櫓?疲?諢峁嵬ǎ?猿梢惶澹?⒄刮?約旱畝撈乜癲藎?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32053.html
相關閱讀:李之藻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人的性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