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8日,由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和《經濟觀察報》社共同主辦的2005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評選”頒獎典禮上,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中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柳傳志致辭:
柳傳志:今天得獎的企業,都是中國最有影響的企業,我們大家在一起會有很多的不同,我們所在的行業、規模,我們的經營模式可能都不一樣,但是,有一點我們肯定都是相同的,每一個企業都有明確的愿景,每一個企業家都有很高的利益和追求,都知道自己肩上承擔著社會的義務和責任,F在我們所處的一個時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代,是一個歷史的拐點時代。我們回過頭去看過去的150年,中華民族是受盡了屈辱。28年前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開始了新生,黨和政府領導我們正在走向輝煌。過去的恥辱和未來的輝煌,中間銜接著就是我們生活的這28年,這雖然是歷史的短暫一瞬,但卻是特別重要的歷史的拐點。
既然說是拐點,有可能往好拐,也有可能往壞的拐。也就是說,我覺得前途未必一定是一片光明的。最近黨和國家領導人一再強調我們國家要做創新型的國家,為什么這么強調呢?就是沿著過去的老路走不下去了,按照過去的老路走,還有經濟發展速度要達到10%,國家的資源肯定撐不住,環境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害,人口問題、老齡化的問題非常的嚴重,這就逼著我們國家必須要走一條新的路。更有甚者,社會矛盾的激化,也不容忽視,改革開放以后,90%以上的人群在生活質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有先富起來的,或者說更加富裕的人憑著勤勞、汗水、智慧以致富的精英人群。可是也有用丑惡行為去致富的敗類,有的人把這兩種人混為一談,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實際上是富了少數人,大多數人依然在貧困之中,進而更聳人聽聞的說中國現在是人吃人,中國現在的土壤是5000年以來最壞的土壤。更有問題的是,由于混淆視聽,所以在網上這些言論還得到了相當多人的支持。這些矛盾錯綜復雜攪合在一起,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面臨的道路不是坦途。
我自己是只注意自己一畝三分地的那一種人,抬頭也看看下雨不下雨、刮風不刮風,主要是看看對自己的企業有什么影響,我想在座的企業家都是跟我差不多。但是我們要看看現在的時代不是一般的時代,而是一個拐點的時代,拐點好了或不好了都會影響我們未來的幾百年歷史。我想我們最應該做好的,首先就是好好的把自己的企業做好,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給社會,按章納稅、擴大就業機會、注重信譽,這是我們本分應該做的事情。
除此以外,我們特別要注意一點,就是格外注意公益事業、參加公益活動、多做善事。我們每個企業力量不大,但是合起來以后就真的會形成一股非常巨大的力量。在西方很多大的公司,在理念上、在操作手段上確實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聯想把參加公益活動已經列到一個戰略上來考慮。盡管這十多年來,我們已經作了相當大的投入,但是和西方發達國家一些比,我們還要很好的學習。
第三,我們還要注意消費方式,我們怎么花錢、我們怎么消費,這個對社會還產生一個很大的影響,我們應該為營造一個和諧社會作出自己的努力,不然空氣太干燥了,容易著火,著火了會形成社會大的動蕩,不要說企業的發展,什么都沒有了。雖然是推進社會發展是政府的責任,但是國家興衰、匹夫有責,我們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一點一滴的努力聚集在一起,我們最終會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中流砥柱,在中國歷史的關鍵時刻留下扎扎實實的腳印。謝謝大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119030.html
相關閱讀:傳遞愛心感恩演講
俞敏洪:用“4B”精神,做“5B”的事情
工作成長演講稿
中考百日誓師大會演講稿
2015抗戰勝利演講稿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