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不要看輕自己
南廣學院的同學們,大家下戰書好!
十分開心應蒲樹林董事長的邀請來到這里。我知道今天是禮拜天,同學們應該到外面去輕松高興的,卻留在這里聽我的講座,有點兒不好心思。我也知道這里有很多同學目標不純,不是來聽我講座的,是來看我長得什么樣的,我就站在這兒,你可以隨便看。方才我進來的時候,有同學跟我說:“這是活的俞敏洪。”我說“我從來沒有逝世過啊”。我一直都活著,而且活得很好,只管活得很艱難,但是也活得很幸福。
不要看輕自己,不要看輕別人
我從同學們的目光中,看到你們對未來的等待,看出對自己未來的希望,看出自己對未來的事業、成就和幸福的追求。希望同學們有這樣一個信心,這個信念就像我講座的題目所說的那樣,永遠不要用你的現狀來斷定你的未來。人一輩子有時會犯兩個錯誤:第一個錯誤就是你會斷定自己沒什么出息,你會說我家庭出身不好,父母都是農民,或者說我上的大學不好,不如北京大學、哈佛大學,或者說我長得太丟臉了,以至于根本就沒人看得上我等等,由此來斷定自己這輩子基本上沒有什么出息。我在北大的時候,基本上就這么斷定自己的,斷定到最后,差點兒把自己給弄死。因為自己斷定自己沒出息,變得異常得愁悶,最后得了一場肺結核。第二個錯誤是什么呢?同學們,我們常常會判定別人失誤,比如說你看到周圍某個人,似乎顯得挺木訥的,這個人成績也不怎么樣,也沒人喜歡,你就判斷說,這個家伙這輩子沒什么出息。所以,我們這輩子最容易犯的兩個錯誤是:一個是覺得自己這輩子可能不會有大的作為;另一個是料定別人不會有作為。
面向未來,通常會有兩種人:一種人是自己想要有所作為,并且堅韌不拔地相信自己的未來會有所作為;還有一種是從心底里不相信自己會有所作為的人。同學們想一想,未來勝利的會是哪一種人?一定是前面的一種人。為什么?起因很簡略,因為人是這樣的動物,就是心有多大,你就能走多遠。如果你想走出這個禮堂,只要一分鐘的時間;你想走出南廣學院的校園,也只要半個小時不到的時間;你想走出南京,也就是兩個小時的時間。但是,你要是想走遍世界的話,你的心必需要向世界走。我為什么今天還能站在這兒和大家講話呢?就是因為我從小就有一種感覺,這個感覺就是超出地平線,走向遠方的一種渴望,我生機自己能夠不斷地穿梭。就像中國有名的企業家、萬科團體的王石一樣,他想要一直爬到世界最頂峰,爬了一次,還想爬第二次。他知道,每一次馴服都給自己帶來一次新的高度,就是這種感覺。我知道在座的同學們沒有一個會沒有妄想,沒有一個會沒有盼望,沒有一個會說我這輩子就去種地算了,沒有人會這么說。人總盼望自己成為偉大的藝術家,總愿望自己成為偉大的事業家,或者偉大的企業家等等。但是,為什么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沒做到?就是因為做到的人,他一定從心底里相信,自己這輩子一定能做成事情。盡管我在北大的時候比擬自大,但是在這個自滿的當面,我還是相信,既然自己能從一個農夫的兒子奮斗成北大的學生,我就能夠從北大奮斗到更高的一個臺階,我從心底里相信自己能做到,所以我就做到了。當然,這個相信不是盲目的自負,不是傲慢,不是說別人都覺得你不是人,你自己還認為自己挺是人的那種樣子,而是一種感性的自信,在自信背地是連續不斷的努力。
我剛才說的第二種過錯你最好不要犯,犯第二個錯誤你會更加危險。為什么?你會失去一個可能是未來跟你配合的事業搭檔。比如說,你看到四周的同學,可能覺得班內最后幾名根本上未來不會有出息,但是事實證實偏偏相反。北大曾經對全班前五名的同學和全班最后五名的同學,畢業二十年后做過一個考察,調查的結果是全班最后五名的成就不次于前五名的同學。全班前五名的同學的成就個別是教學或者是迷信家,當然這個不能算不大,但是很多企業家、社會運動家,甚至政治家,都是來自班級里名次不怎么樣的同學中。所以,你千萬不要看輕你班級里的同學,尤其是學習成績比較差的那些同學,我們班的同學當初在北大就千篇一律地在我身上犯了這個毛病。
我在北大的時候,成就始終都不是很好,又是農村出生,當初長比擬今天差遠了。同學們,越長越有魅力的男人,一定是越來越有長進的。所以,我年青的時候,作為一個鄉村的孩子,很土的那個樣子,大家都應當可以設想得到。尤其我們班的女同學,基礎沒有正眼瞧我的。我進北大的時候,我們年級有25個男生、25個女生,我聽完這個數字,還挺開心。為什么呢?24對配完了,剩下那個是我的,總而言之有我一份啊。然而沒想到,女同學追男友人的時候,都去追那些外表俊秀灑脫、風騷倜儻的人物去了,有時候一個人被好多少個人追。像我這樣表面樸實、平常,將來有宏大發展潛力的,沒有一個女生看上的。
我們可以預料許多事情的產生。比方說,我們可以預料一棵小楊樹過了10年以后會長成一個大楊樹,我們可以預料一棵小松樹一百年以后會是一棵大松樹,我們在路上看到一條小狗在那里走,可以預料10年以后會變成什么?變成一條老狗。但是你相對不可能會預料說,那小狗10年以后會變成一條老虎,或者說這棵楊樹10年以后會變成一棵松樹。我們也能預料自己會從20歲走到30歲,走到50歲,走到80歲。現在的電腦已經準確到如斯水平,甚至于只要把你的頭像輸入電腦,就能夠盤算出你90歲的模樣。我曾經看到過我自己90歲的容貌,一個慘不忍睹的連我自己都不認得的老頭,但是充斥了智慧的皺紋,當然要活到那個時候才干算。但是,不論電腦如許厲害,無論是電腦還是人,有一件事情是永遠猜測不到的,就是人除了會長大、變老以外,還是能夠成長的動物。同學們知道什么叫成長嗎?成長就是你智慧的成長、才能的成長、襟懷的成長,以及成績的成長,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預料你這輩子到底能干什么,包含你自己也不可預料。
我生涯中呈現的一系列事情,都不在我的預料范疇之內。我信任我們的蒲樹林董事長,現在領有這么一片美妙的大學校園,也不在他自己的預料之內。我特殊敬佩蒲樹林董事長,他長得比我要難看一點兒,但是我并不忌妒他的長相。但是,我今天走進這個校園當前,就無比地嫉妒他。5年前的一片泥漿土地,他怎么能造出這么漂亮的一個校園來?我幻想了20年,想要造一個大學校園,到當初還沒造出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人生不可預料。你永遠不要去預感自己這輩子到底能做什么,只要你成長,只要你英勇地往前走,你就一定能做出你自己想象不到的事件來。
人生斗爭是一輩子的進程
人生像一年四季開放的花朵,有的花在春天開,有的花到了夏天才開,有的花要到了秋蠢才開,有的花要到了冬天才開。春天有櫻花,夏天可能會開荷花,到了秋天以后會開菊花,到了冬天,像南京就有著名的臘梅花。開放人生也是一樣的,有的人在青春時代彌漫出了光榮,有的人到了中年時候才閃閃發光,有的人要到了老年以后才像定時炸彈一樣爆炸出來。當然也有這樣的人,青年、中年、老年都很厲害,比如說著名的楊振寧教授,在青年的時候就在美國名牌大學讀書,到了中年的時候就取得了諾貝爾獎,到了82歲的時候又結婚,這樣的人生讓人無比地愛慕。我本來到了40歲就覺得生命已經是不惑之年,從此以后就這樣漸漸地過吧,但是據說了楊振寧教授結婚的新聞,當天晚上我就開始修改自己的人生打算,一直修正到了83歲。同學們,人生奮斗是一輩子的過程。比如說,齊白石先生50歲的時候還在做木工,他做木工絕對不是一個杰出的木工,據說他打的椅子只要往上一坐就散架了。但是他在家具上面畫的畫卻是如此俏麗,以至于家家戶戶請他到自己的家具上去畫畫。有人就跟他倡議說羅唆去畫畫吧。結果一直畫到了70歲以后,他的畫才開始著名,他的真正最值錢的畫都是在80歲—90歲之間畫出來的。
同學們,你們現在就念叨自己有沒有成就還太早了。人生不是百米賽跑,如果是百米賽跑,你比我早跑一兩秒鐘,我可能就追不上你了,因為總共就一百米。人生是看不到頭的馬拉松,你一走就是一百年的行程,F在我們只要留神身材健康,心境愉快,平時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基本上活到一百歲是不成問題的。毛澤東曾經說過:“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我們不要活二百年,我們也不要擊水三千里,我們活一百年,干出自己的事業來總可以吧。那一百年的過程拼的是什么呢?同學們,拼的是耐力,拼的是專注,拼的是長久,拼的就是這些東西。也就是說,你現在有多少跟別的同學的落差,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我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人生的出發點由不得你挑選。原因很簡單,因為你誕生在什么家庭由不得你選擇。不過為什么人有兩條腿,同學們想過沒有?是為了讓你跑,為什么人的腿比許多動物的腿都長,是為了讓你跑得更快,只要你跑下去,你就會跑出你自己意想不到的距離。所以,大家記住,我們要做的是從現在開始,從我們這個點上開始跑。
有的同學說:“俞老師,我這個學校挺普通的,你看我未來還能有所成就嗎?”我剛才已經說過了,連上不上學都不制約你的未來,別說你上什么學校了。你看在中國企業家中間,不上學而成功的人:哇哈哈集團的宗慶后和吉利汽車集團的李書福都沒上過大學,宗慶后不照樣弄出了中國最大的飲料公司?李書福不照樣弄出了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吉祥汽車現在又把沃爾沃汽車給收購了,你說他怎么會有這樣的成就呢?靠自己的專注、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喜歡、靠自己的酷愛。所以,我們對自己所學的東西,所從事的職業的喜歡、熱愛和專注,比你的學位,比你上大學要重要不知多少倍。因為喜歡就能人不知鬼不覺把你帶向很遠的境界,我跟李書福一起站在馬路邊上看汽車,他看汽車,能精確地看出這輛車大略是什么時候造的,什么牌子,什么廠生產的,是國產的還是國外的,發念頭是哪個工廠造的……他要不成功才怪了呢。所以,同學們清楚喜歡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了吧?那為什么我說大家一輩子要專一呢?大家輕微想一下袁隆平就知道了。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雜交高產水稻專家,如果說他這輩子又搞水稻,又搞小麥,又搞土豆,結果他確定自己就是個土豆,也不可能為世界做出那么偉大的奉獻。通過幾十年的努力把跟水稻完全不相關的兩種東西放在一起,變成一種雜交水稻,把畝產量從800斤進步到了1600斤,多贍養了多少人啊。他幾十年來就在地步上走,除了看水稻,看不上別的東西,這就是專注所帶來的結果。所以,不在乎你的學位有多高。當然,在現在這個社會,我們能拿到好的學位還是需要的。比如說像南廣學院,現在教養品質也不錯,我們未來畢業之后,都是本科畢業生。中國的本科畢業生能夠拿到證書就可以走遍全世界,有這個就夠了。至于說你的這個證是北大的還是南京大學的,還是別的學校的。已經不重要了。為什么?因為大學只奠定了你四年在學校里面學習的基礎,它奠定了你事業一局部的基礎,它并不是你事業的全體。我是北大畢業的,但是是杭州師范學院畢業的,杭州師范學院基本上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學校。我跟馬云有很多類似的閱歷:我高考考了三年,第三年考上了,馬云也是高考考了三年,第三年考上了;我考的是英語專業,他考的也是英語專業;第三年我去了北大,他去了杭州師范學院。但是過了二十多年后,新東方上市了,阿里巴巴也上市了,阿里巴巴上市以后的市值是新東方的五倍,象征著馬云比我要成功五倍。
努力為自己爭奪公正的機遇
我們自己成長的道路是我們自己來選的,跟你的大學沒什么關系。有同學說,我身邊沒有資源,我的同學都是什么部長的兒子,隔壁的是市委書記的女兒,他們倆還隔著我眉來眼去,就是沒我什么事。還有同學說,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真不公平,別人有的東西我都沒有,你看他身上穿的名牌服裝,我就沒有,他用的是蘋果電腦,我就沒有,他用的是iPhone,我連手機都買不起。這都不是你能抱怨的,為什么?因為這個社會本來就沒有公平過,從有人類歷史以來,只要一旦有剩余的物品,就從來沒有公平過。即使在原始社會,殘余的物品都給那個最厲害的老猴子了。這個世界上資源是流動的,它不是靜止的。什么叫資源流動?比如說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我的父母都不認字,我腰纏萬貫,我進了北大,我認字了,文明資源流動到了我身上。進了北大以后,我也有這樣的感覺,我的同學有的是部長的孩子、傳授的孩子,他們什么都有。每個星期五,部長的孩子都是讓奔跑280加長車接回去,日曜日晚上,奔馳280再把這個孩子給送回來,我們往那個汽車旁邊一站,油光閃亮,都能照出我們的影子來,可是我們連個自行車的輪子都買不起。你不努力永遠不會有人對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資源,有了話語權以后,你才可能為自己爭取公平的機會。就像我剛才所說的,資源是流動的。蒲樹林董事長和我都是農夫的兒子,我們都沒資源,現在我們能造大學校園,我們能做上市公司,我們能夠對這么多同學發生影響,那是怎么來的?就是通過努力,把不公平的資源分配,往你那邊傾斜。資源到了你口袋里面還要做什么?資源再分配。就像國家收了稅收以后要進行再分配,支撐窮困地區的建設和老庶民的生活。如果我們交的稅都到了貪官的口袋里,這叫資源不公平分配;如果通過財政收入最后再把它轉移,支付分配到了貧困老百姓手上,比如說孩子們可免得費從一年級讀到初中畢業,這就是叫資源公平性分配。社會企業家需要做社會慈悲活動,比如說新東方現在每年要贊助農村地域的貧窮大學生,讓他們能夠實現自己在大學的學業,比如說汶川地震,,新東方捐款兩千萬,反義詞,這次玉樹地震新東方捐了三百萬,新東方每年援建希望小學等,這些都是資源再分配。
資源再分配首先需要你自己成功。你如果自己都不成功,你調配什么?你就等著別人分配給你。一個期待別人分配給你的生活是不值得你過的。為什么?你沒有對自己生命的自主權。但是,你不要以為這輩子只能得到別人分配,只能等待老板給我動工資,只能等候在我失業的時候給我發接濟金,完整不是這樣的。你永遠不會想到,就像我剛才說的,你這輩子到底能做什么?我在大學的時候靠著國度每個月22塊錢的助學金過日子,還要剩下一半的錢來買書,因為當時北大藏書樓借書特別難,我又比較喜歡讀書,我就把那22塊錢的生活費一分為二,一半用來買書,另外一半用來買飯菜票。我算好了飯菜票11塊錢,天天差未幾花掉4毛錢,這樣可以堅持一個月,當時4毛錢,其實能吃得不錯了。一個土豆燒牛肉滿滿一盆不到一毛五分錢,一個大饅頭是兩三分錢。當時的書也特別廉價,我記得特別明白,朱光潛的《西方美學史》高低兩冊只要8毛4分錢。大家略微想一下,均勻每一本書是4毛錢,我11塊錢可以買多少本書?可以買20多本書了。所以,我在大學整整四年買了800多本書,平均每年200本書,而且我把這800多本或多或少都讀完了。所以,貧苦的生活也帶來美好。
學會珍惜,理解
現在同學們常常有一種弊病,錢太多、取舍太多,所以不珍惜。你有沒有發明,你玩一個手機玩了一個月,這個諾基亞N95沒勁了,而后就是諾基亞N97沒勁了,iPhone又出來了,iPhone還沒用完又有別的出來了,所以你就老換,這樣你會對你手頭占有的貨色都不珍惜,因為它不是你掙來的。
第二個不愛護是你父母給你的錢,你感覺很輕易花,或者你父母有的時候還要成心放縱你,就是說你要什么你父母就給你什么,這樣的結果是覆滅性的。我們在座的同學,不管你家庭多么富有,請記住不要隨意伸手向父母要錢,一定要有一個限度。好比說你跟父母說,我就是每個月總共要多少錢,在這個基本上,你來計算這個錢怎么花,想措施擠出錢來去買手機,去買你須要的錄音機等,練英語書面語這樣的裝備,那個時候你才知道這種生活其實更加有意思,更加值得珍愛,每一分錢都花得有意思了。人生最巨大的幸福感、造詣感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所以,像現在有些男孩子未來想找富婆的,千萬別想;很多女孩子想嫁富翁的,千萬別想。為什么?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兩個貧賤的人一起,最后奮斗出財產,這樣最好。因為你的生命這個時候值得回想,你自己做過的事情值得回憶。同學們,人生在于一種過程,不在于一種成果,你一下拿到那個結果,一點兒意義都沒有,你想要iPhone就拿到iPhone,想要房子就有屋子,一點兒意義都沒有。
我講一個十年前我所遇到的故事,實在的故事。十年前,一個農村孩子想要出國,想聽新東方的托福班和GRE班,這兩個班加起來要兩千多塊錢國民幣,但是他根本就沒這個錢。他來找我,不是說讓我免費給他聽課,這個農村孩子很懂事,他說:“俞老師,我想聽你的托福課,因為我想出國,但是我付不起膏火。我知道你暑假的時候會應聘教室管理員,你能不能讓我來當教室管理員(教室治理員就是查聽課證、掃地、收拾課桌椅)?我干完教室管理員的活以后,你能不能讓我走進教室免費聽課,我不影響我的工作。”我說“這個當然應該沒問題,只要你把活干好就行。”然后,這個孩子又提了另外一個請求。“俞老師,我上托福課發現老師安排的很多功課都要用聽力,我沒有錄音機。”錄音機當時風行小型索尼隨身聽,要400多塊錢,算是最進步的聽力設備。他說:“能不能這樣,如果你覺得我這個暑假活干得特別好,你能不能給我開一筆工資,就是這個錄音機的工資,比如說就400多塊錢?”我說:“沒問題,只要你把活干好。”這個孩子后來干活干得無比好,把教室掃除得干清潔凈,課桌椅排得整整潔齊,最后奇異的是全班同學都到他那去抄課堂筆記,因為他做的筆記最當真。為什么?因為他知道這個東西來之不易。暑假結束以后他就來找我,我給他開了一千塊錢的工資,他拿著錢就跑出去了。過了半個小時回來了,手里拿著一個索尼的隨身聽,當著我的面把盒子翻開,把機器拿出來,把磁帶放進去,然后把耳機戴在自己的耳朵里聽英語。我就看到他的眼淚往下掉,我也被他感動得烏煙瘴氣。那時,我就知道這個孩子未來一定有出息。果然,過了兩年這個孩子到了美國名牌大學去讀博士了。
所以我剛才說,人生是你自己闖出來的。他為什么能夠把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呢?其實很簡單,我們的生命尋求的就是這種境界。你看看奧運會的冠軍登上領獎臺的時候,第一時間一定是眼淚嘩嘩往下賤。同學們,他們那個時候流的眼淚是什么眼淚?是激動的眼淚和幸福的眼淚。你要剖析眼淚的成份的話,80%是打動和幸福,20%是對過去為了拿到這個冠軍經歷過的苦楚和回憶。我曾經問這些冠軍為什么流淚,他們說:“俞老師,在這一瞬間,我們是不可能把持自己的。這一瞬間,身上的傷疤,過去的多少次摔打,一秒鐘全部涌入我們的腦筋,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這一秒,如果這一秒達不到,我們這輩子將畢生遺憾。到達了,我們流下的眼淚就是幸福的眼淚。”
昨天我還跟我的朋友、持續三屆殘奧會的跳高冠軍侯斌在一起。作為單腿跳高,他那種在跳高的時候飛起來的那個動作,我看那個照片,像雄鷹展翅一樣,根本就看不出他是一個殘疾人。但是,他實際上只有一條腿,他另一條腿在九歲的時候被火車給壓掉了。他可以從此沉溺下去,他也能夠站起來,他最后站起來了。同學們,性命的奇觀真的是我們自己去發明的。
決定人生未來三要素:智商、情商、逆商
這個世界上能決定你未來的有三大要素:第一大要素叫做智商,第二大因素叫做情商,第三大要素叫做逆商。
智商是什么概念呢?正常的智商就是在頭腦正常范圍之內。什么叫正常范圍之內?就是除了超級天才和初級白癡,都在正常范圍之內,今天凡能聽懂我講話的同學,都屬于畸形規模之內。在正常范圍之內,智商還會有高有低,但這個就不必擔憂了,因為正常范圍內智商的高下,就像正常范圍內的身高一樣,不能決定你是不是成功。比如說,美國的前總統小布什,連美國人都說他的智商比較偏低,世界戰斗、海外戰役是在他任上涌現的,他老子就開始打,到了他這里還繼承打,最后臨下臺還弄了一個世界金融危機。但現在的這個總統,你一看就是智商比較高,你看奧巴馬,眼光炯炯,英俊灑脫,講話滴水不漏,上任基本上沒犯錯,一點點在解決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其實我想說的倒不是這兩個總統智商高低帶來的效果,我想說的是不管他們智商高還是低,他們都變成了美國總統,也就意味著奮斗和努力能達到你自己預期的地位。當然,一個人的智商、生成的才干,對于一個人未來成功的重要性最多只占到了三分之一的分量。在學校學習,智商顯得更重要,但未來走向社會,還有兩大其他的“商”對我們的成功起到作用。
其中一個我們把它叫做情商。什么叫情商?情商就是你在這個社會中與其余人協調相處,并且用你的能力和智慧,聯合別人的力氣,來創造一番事業的能力,這叫做情商。我從小到大,發現我的情商一直盤踞比較上風的位置,智商每每證明了不夠用,比如說,我從小學到中學畢業,從來沒有得過全班前20名,當然在農村中學也無所謂,但我高考考了三年才考上,這已經看出來智商有點兒問題。我第一年英語才考了33分,第二年英語考了55分,在連續三年的努力之后我的英語考了90多分,這也證明了努力可以補充智商的不足。進了大學以后,我才發現我的智商是真的不夠,原因很簡單,北大進來的都是全國各個省的高考狀元,而且大部分都是應屆畢業生。所以我發現跟北大同學比,我這個智商是比不過的。我在北大的時候學習極其努力、極其耐勞、極其認真,但是最后畢業的時候,是全班倒數第五名畢業的。但是,我今天仍然站在這里講話,是因為持續不斷努力的結果。
有兩個故事是這么說的:第一個是講到馬和駱駝的時候,我有一個朋友告知我說:“駱駝比馬走得慢對錯誤?但是駱駝一輩子走出來的距離可能是馬的一倍以上。馬愛好奔馳、但它跑一段時光就累了,累了馬就會玩,轉圈,或者說吃草,就不動了。但是駱駝一旦開端走了,一走就是一天,比如說走進沙漠以后,它意識到如果不走就會死在沙漠旁邊,不走前面的綠洲就找不到,所以它一定要走。”你未來偉大的成就,在于你一輩子的努力。
還有一個寓言故事是這么說的:到金字塔頂真個只有兩種動物,一個是雄鷹,另一個是蝸牛。雄鷹是靠自己的翅膀飛上去的,因而它有資質;蝸牛既沒有翅膀,也沒有腿,它必須靠自己一點兒一點兒爬上去,所以蝸牛也許爬到金字塔頂端要比雄鷹多花出幾十倍或者是幾百倍的努力和時間。但是,如果蝸牛也達到了金字塔的頂端,它所看到的世界和雄鷹看到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它所看到的地平線,也是和雄鷹看到的一樣的。而當雄鷹和蝸牛開始寫回憶錄的時候,雄鷹只能一聲嘆氣,因為靠自己的天性一下上去了,很容易,因此就寫不出回憶錄來了。而蝸?梢詫懗鰺o比豐碩的令人感動的回憶錄。因為蝸牛是通過自己的一路奮斗,每天留下的辛酸、每天留下的疼痛登上頂的。
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叫做“生命過的是一種過程,而不僅僅是一種結果”。結果不管好壞,對人生都沒有影響,原因是不管我們活多久,我們都將死去。不管你是有成就的死去,還是沒有成就的死去,在你死去的那一霎時,絕對不會因為你有沒有成就來決議你自己的一輩子,而是會回憶自己一輩子的過程過得合算分歧算。同學們,如果說有醫生告訴你,你明天就要分開這個世界,你現在再回憶過去二十年生活的時候,你會得出什么論斷,劃算還是不劃算?你如果說劃算了,那闡明你的生命過得還是有意義的;如果不劃算,那就記住了,未來的幾十年的生活你一定要把它過得劃算。什么叫劃算?不是吃喝玩樂,最重要的是你覺得這個生命很好玩,很有意義,也能讓自己自豪,也能讓自己幸福生活,這叫做“生命是一種過程”。至于說最后你成不成不要緊,新東方豈非就必然會不斷發展嗎?我自己都不斷定。新東方也允許能停止得比我還要早,對吧?中國百年企業是很少的,我會努力把新東方做一百年,但能不能到一百年不是我說了算的。南廣學院興許能夠做一百年,因為大學校園在某種意義上長短盈利性的、最后可能得到社會捐款和支助。但新東方是在市場經濟中生存,市場經濟是魚死網破的經濟,所以新東方有可能一不警惕就沒有了。但是沒有了又有什么關聯呢?我已經享受到了新東方從零做起,把它作大的過程。我享受的是這個過程。同學們,如果說新東方沒了,我照樣可以來做報告,只不外換一個標題就是了,《我是如何把新東方做沒的》,保障比我今天講的更加精彩。生命不就是求一個過程嗎?所以把每一天過好了,就是把一輩子過好了。()有一部大家都看過的動畫片叫做《工夫熊貓》,其中有一個特別智慧的老烏龜,這個老烏龜說了兩句話,第一句話叫做 “Nothing is accidental”,就是沒有任何東西是偶爾的,這個世界上是一定會有必定的。比如說氣象變暖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不是二氧化碳太多了?原來上帝給了我們這么美好的地球是可以千億年生活下去的,人類把自己的環境搞糟了。就算人類把自己給滅了,對于地球來說會有傷害嗎?沒傷害。不管多少干旱和水災,對地球就是拔了根汗毛罷了。過了十幾億年,再來新的人類,緩緩你們再發展吧,地球會損害嗎?蘇聯三十年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了,核擴散,那一片處所誰都不敢去,僅僅過了三十多年,森林就長起來了,綠草就長起來了,東北虎就進去了,動物就進去了,就是沒有人敢進去,生態已經恢復均衡了。天然的恢復能力很強盛,人類在這里面太微小了。在環境損壞得不可整理之前,我們還是愛護地球,給我們的子孫后輩一點生存的空間吧。所以愛護每一棵樹,愛護每一棵草,愛惜每一滴水,就變成了我們的義務。再回到我們自己身上,如果我們生命中有災害、苦難、成就、幸福,也都是我們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動作所帶來的成果。烏龜先生在這個動畫片里還有二句話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ystery, today is a gift”,就是昨天未然是歷史,明天還是不可解的迷,惟有今天是禮物。這就是為什么“現在”英文會叫做present,也有禮物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包括了兩層:一是只有活好每一個今天,你一輩子能力活好;二是你的昨天豐盛性和來日新的偉大成就,來自于你今天的每一個努力。為什么?任何一個今天,太陽落山以后,就變成了昨天;任何一個明天,太陽升起以后,就變成了今天。你如果今天什么都沒做,你從前的歷史就是一片空缺。今天你又睡了一天,你寫的日記就是又睡一天,你玩了一天游戲,你寫的就是又玩一天游戲,你總結的都是生命中這樣沒有意義的耗費。但是如果你今天背了十篇英語文章,畫了一幅自己最喜歡的畫,用所有的血汗把這幅畫變成了你心中最滿足的一幅畫,它就有可能變成你未來繪畫史中的第一頁精彩,歷史就這樣寫成了。沒有歷史也不會有未來,未來的每一個今天都是走向未來的更高臺階。你今天不努力,你未來怎么會有成就?所以努力今天很主要。怎么努力呢?同學有跟我埋怨的,“俞老師,現在這個日子不好過,太忙。”我說:“你忙什么呢?”他說:“早上起來就有十幾個同學發短信問候我,我就回短信吧,然后這樣一回,兩個小時沒了,真的忙。你說過情商很重要啊,我這是情商的表示”。我說:“好,那你還忙什么?”他說:“要上電腦上看看世界發生什么事情了,這樣一忙,又兩個小時沒有了。”我說:“這個好象也要做。”最后朋友們一起吃吃飯吧,又兩三個小時沒了,說不定還要喝醉就四五個小時沒了;氐剿奚,同學晚上睡覺以前總得聊聊天吧,等到睡覺的時候,躺那兒一想今天怎么這么忙啊,再回頭一想今天什么也沒干。時間是不是就這樣過去的?那怎么辦呢?很簡單,盡管我們要應付一些事情,但是敷衍是有限度的。你要講人情,你要學情商,但是你總要有一個度吧,總得捉住重點吧,一個人如果抓不住重點,一輩子都不會有成就的。恰當的和同學來往,但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和專業能力的培育上,比什么都重要的。大學時期是最純粹的四年,大學四年畢業以后,想要找到這樣的24小時都是你自己自在安排的日子是不可能的。
最后講逆商。逆商就是面對生活中的苦難、災害、可憐、挫折,你所采用的是積極的立場還是消極的態度,一個有逆商的人會把艱苦看作是老天對自己的考驗。挫折感,我們生命中永遠會有這樣的東西,癥結就看你面對這樣的東西有沒有逆商。有的人被一棍子打下去再也起不來了,但有逆商的人,即便在黑暗中也不失望,因為他在黑暗中能看到滿天的繁星。我算是一個逆商不錯的人,從小就在農村長大,刻苦刻苦早就變成了我生命的一部門。同學們,逆商是什么?我有一個定義叫做爬起來的速度比摔倒的速度還要快。如果你摔倒了以后爬不起來,那就是一條蟲,但是你爬起來的速度比摔倒的速度快,你永遠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永遠就是站在天地之間的一個人,天地之間人為大。你如果站不起來,就永遠是躺在天地之間的一個失敗者。
有同學識我說:“俞老師,你看我長的這個樣子,我怎么樣能夠成功?”我說:“鄧小平同道長得好看嗎?鄧小平不是好看不好看的問題,是充滿氣質、充滿風采、充滿氣勢、充滿好漢的感覺,明確這個意思嗎?偉大首腦啊。”中國企業家中有個馬云,長得好看嗎?我們把馬云叫做外星人,他照樣獲得了巨大成就,當然這個話并不意味著長的漂亮好看的就不能成事。比如說百度的老總叫什么?對,女孩子說的最快,李彥宏。他長得英俊,所以很受女孩子關注。比如有一撥女記者在采訪我跟馬云,這時候李彥宏走進了采訪室,女記者嘩啦一下就跑他那兒去了,我身邊還能留下兩個,馬云身邊是一個都沒有了。但你看馬云多有魅力,也是一個布滿了首領魅力的人物。在中國企業家中間,我還有一個比較信服的人是。當初偉人集團全部公司就都倒閉了,欠了好幾億的債,他到處東躲西藏。最后想想藏不是方法,還得再起來持續做一個事業把錢還掉。最后他站起來了,從腦黃金、腦白金做起,又做了游戲公司,然后上市。一個已經被追到了神經瓦解狀況的男人,最后又從新矗立在中國企業家的舞臺上,這是偉大的。史玉柱充滿了逆商,能夠頂天破地地站起來的精神,這是為什么我佩服他的原因之一。剛才我講到的侯斌,殘奧會上,最后跳出了一米九五的高度,我們兩條腿也跳不了這么高。他為什么能夠做到?也是逆商起的作用。所以面對艱苦困苦我們如何站起來的能力,終極決定了你是否能夠有所成就。
有一次我到一所大專學校去演講,問他們:“你們這有自殺的嗎?”他們齊聲說:“沒有。”我問為什么?你知道他們說什么?“老子都大專學生了,還自殘?”上不上名校和你未來的成功有關系嗎?沒有必然的接洽。未來一輩子的成就靠什么?靠我們自己,所以把每一個今天過好,我們未來就好了。至于說你生活中碰到的艱巨挫折等等的事情,如果你踴躍向上的心態不變,這所有都會變成你的精力糧食的。
同窗們,一定要在你的路上保持走下去,你能走多遠你基本就不曉得。我在微博上寫過一句話,就是“咱們良多人都想去走別人不走過的道路,這個世界上簡直素來沒有過沒有人走過的途徑,由于只有是路,就必定有人走過了,所以不在乎你選的哪條路”。經常有人問我:“俞老師我是考研好還是出國好,仍是工作好?”實在哪條路都通,要害是你抉擇了一條路,就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要走得比別人更遠,要走得比別人久。你假如比別人走的更久,你就能走出別人所沒有走出來的間隔;你如果走的比別人更遠,你就可能看到別人所沒有看到的景致。同學們,讓我們盡力前行,不急不燥,看準目的,讓本人的畢生跟自己的目標一起發出輝煌殘暴的顏色。當我們回首看的時候,感到這輩子過得真值了。如果能有這樣的感到,就算一輩子沒有白活。
閱讀了本文的網友還瀏覽下列出色文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69192.html
相關閱讀:傳遞愛心感恩演講
工作成長演講稿
2015抗戰勝利演講稿400字
俞敏洪:用“4B”精神,做“5B”的事情
中考百日誓師大會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