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的發展記事:
NLP的發展歷史不超過三十年,是一套廿一世紀的個人提升學問,要了解NLP的原理,便需要了解它的歷史。
NLP深受一套叫做“神經機械學”(Cybernetic)的學問影響。這套學問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數學系教授羅拔.偉拿(Norbert Wiener)于1948年在同名的書中首先提出來。
“神經機械學”對日后的電腦科學、人工智慧、系統思考等有著非常重大深遠的影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羅拔.偉拿透過觀察,發現無論是人類彼此之間的溝通,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溝通,或者任何一種在這宇宙之中的活動,簡單來說,即是任何一個系統(System)都有一些共通的運作模式。
“神經機械學”定義為“一套研究動物與機器的溝通及控制的科學”,簡單來說,就是研究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如果我們能夠覺察,并且掌握這些系統的運作法則,我們將會有效地控制這些系統。
什么是系統?在我們身邊有數之不盡的系統,社會的系統包括經濟系統、交通系統、教育系統、家庭系統、稅收系統……人類的系統包括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宇宙的系統包括太陽系、銀河系……等。
系統不一定很復雜,簡單至例如兩個人在談話、母親教道兒子用功讀書、經營一般生意……都是一些系統。
“神經機械學”的核心原理指出,所有有效果的行為、決定、反應等,都是建基于:
(1)能夠設立有效的“回應路徑”(Feedback Loop),使我們覺察系統回應給我們的信息。
(2)基于這些訊息,有效地作出“回應”。
在Joseph O’Connor及Ian Mcdermott所著“系統思考的藝術”(The Art of System Thinking)中,系統的定義是:
系統是由不同部份組成的實體,透過這些部份的相互作用而存在及運作。
(A system is an entity that maintains its existence and functions as a whole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its parts”)
舉個例子:
一間公司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由不同的部門組織。包括會計部、電腦部、人事部、銷售部、產品設計部、物流部等……一間公司能夠產生盈利,能夠提供顧客優質服務,就必須要透過這些不同部門之間的不斷協調及溝通。
事實上,人類神經系統由很多神經元組成。人類神經系統的運作亦復如是。
系統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回應(feedback),什么叫做回應?系統中的不同部份總是以某種方式互相連結在一起。當某一部份改變之后,其他部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向,這些被影向的部份會自動地把影響帶來的改變反射給原來的部份,這些反射就是回應。就好像當你把一塊石頭掉入小池中,泛起的漣漪會從池邊反射給石頭一樣。
◇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找出很多回應的例子:
例子一:空調
你是否發現你家中的空調每隔一段時間便會自行開動?原因是每部空調內部都安裝了一個感應器(Thermometer),功用是探測房間內的溫度,當房間溫度開始上升,感應器探測到空氣溫度超過了預設的應有的溫度,熱電偶便會自動啟動馬達(壓縮機),重新降低房間的溫度到預設的水準,當巳經到達預設的溫度,感應器便會自動停止壓縮機,這個過程不斷循環。
房間內的溫度對于感應器來說, 就一種“回應”對于所有類似空調這樣一種建立了回應路徑的機械系統,是完全可以在沒有人為介入的情況下自動調節以達成預設的目標。
這個例子表示,當一個系統建立了回應的環路(Feedback Loop),以及有效地而接收回應訊息,這個系統便會自動調節至一個最佳平衡的狀態(Optimal Balance State)。人類神經系統的運作亦復如是。
例子二:倒滿一杯水
想像你正要從水龍頭倒滿一杯水。在你打開水龍頭之前,你必先會在內心預設一個期望的水位。
例如:你想倒滿水杯八成的空間。當你打開了水龍頭,水龍頭的水進入水杯當中。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比較水杯的水位與及你期望水位的差別(這個過程發生在潛意識的層次。一般來說,意識并沒有察覺)。當實際的水位仍然低于期望的水位,你會繼續開著水龍頭,而當你看見實際水位已經到達或者超越了期望的水位的時候,你便會立即關掉水龍頭。
你所看見的水位便是一種“回應”。假如你合上眼倒這杯水,想像會有什么情況發生?你會倒瀉水,因為這個系統沒有給你回應的訊息,這便不是一個完善的系統。一個完善的系統必須要建立有效的回應環路,這個系統便能夠有效達到“目標”。
例子三 : 做運動瘦身的過程亦是一個系統
當一個人發現身體開始肥胖,體重超越理想重量時,他決定做運動以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包括每天跑步30分鐘,以消除多余的脂肪。
在這過程中,他發現體重開始下降,體重就是這個瘦身系統的“回應”。他是否繼續每天跑步30分鐘,完全決定于他的體重是否巳經下降到了他的理想體重。
以上的例子顯示人類神經系統的運作基本上與機器的運作沒有分別。在任何特定的系統之中,“回應”是一些很重要的線索,
指引我們應該如何反應,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例子四 :
有些人或企業,由于沒有刻意地去設立及覺察系統的回應,因此一直在重復著沒有效果的行為,結果當然跟以往一樣,沒有任何改變。
例如:
有些企業老是把金錢花在沒有效果的廣告宣傳上,原因是公司員工實在太忙,一直以來都沒有成立一些調查機制,找出這些廣告宣傳的效益,因此,一方面金錢不斷花在不必要的地方,另一方面,公司的業績一直也沒有改進。
事實上,這些公司可以詢問他們的客戶,如何得知他們的產品,從而知道現在的廣告策略是否有效果,訪問的結果便是回應訊息,訪問的過程便是回應路徑。
事實上,這些回應訊息是一些非常重要的資料幫助公司決定如何訂立有效的宣傳的策略,這些重要的資料會直接影響公司的盈利。
例子五 :
你是否曾經遇上一些不斷在你面前碟碟不休的人。
例如:
向你硬推銷(hard sell),又或者,只是一味說自己感到興趣的事情的人?你已經很不耐已,可是對方依然說個不停,顯然這位人仕沒有注意到你面部表情,身體姿勢等發生不耐煩的回應,因此,這段溝通成為你記憶之中最沒趣的溝通,當然你再也不會主動找他出來
相關閱讀:NLP潛能開發中核化的十個步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14013.html
相關閱讀: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感官敏銳練習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