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 模式以表象系統及策略的觀點,藉由特化TOTE 的構成元素,改進了TOTE 的概念。NLP 的觀點認為,對于行為程序(包括認知活動).TOTE 的試行狀態及運作都可以有效地以NLP 的表象系統來取代。對 TOTE 程序中的每一步驟,我們都能精確地以某些表象系統,或表象系統的組合來確認及分配。
以上述釘釘子的例子來說,釘子釘平與否的測試,可以用某些儲存的內在視覺表象檢試釘子看起來釘平了與否,以此比較釘子位置的視覺經驗。為了使我們的TOTE 分析更簡易,我們借用四感官變數的概念,而且把來自外在資源的視覺經驗縮寫為 Ve;內在生成的視覺表象縮寫成Vi.在釘釘子一例中,測試釘子的形式狀態,如果它是以注視著釘子來進行的,就包括了外在及內在表象之對照-或是Ve/Vi.
相同的對照也可能由觸覺運動經驗形成-木匠把釘子釘平在桌面時、及他正要把釘子釘在桌面時,即使是在這兩種狀況下木匠的手掌及手臂也會不一樣。這里的對照會在外在觸覺感覺及內在生成的觸覺經驗間發生-或是 Ke/ki.相同形態的對照也可能發生在聽覺上,槌子敲在釘子上時的聲音,當釘子被敲平在桌面、及尚未被敲平于桌面時,兩者的聲音也會有所不同。此一特定對照的形式狀態,即包含了外在的聽覺 (Ae)與內在的聽覺(Ai)之比較:也就是Ae/Ai.
一位有經驗的專業木匠可能輕易地完成這個試驗,而且能滿足這三種表象系統的其中任何一個,沒經驗的木匠就可能沒辦法那樣了。在一特定工作上替用不同的表象系統的能力,對許多不同的職業來說,可以視為一項對其適性、經驗、及彈性的可信度指標。
在此例子中,木匠的運作可以外在觸覺系統來表現,因為這些運作含括了木匠手臂舉起及敲擊的動作。 (我們設定此運動反應為外在觸覺Ke),因為它是透過觸覺及自我接收系統,使此一運動被表現在個人身上。
[一致](TOTE 的產出點)及[不一致](TOTE 的運作點)的經驗,可作為測試的結果,這也可以藉由一個表象系統來加以表現。舉例來說,當木匠測試釘子時,發現釘子并未釘平在桌面,現有釘釘子的經驗及釘子應該打成何種樣子的儲存表象(此乃使木匠運作之標準)之間的不一致,可能會經由影像、聲音、或感覺來表現出來。他可能在腹部得到某種感覺,這種感覺創造了[釘釘子]的附屬規則。他可能實際在腦海里聽到一種聲音說:[不對,還需要再釘]或是他可能看到他的槌子再敲打釘子的內在影像。
注意,某一測試,并不需要只能發生在介于外在與內在間生成的表象。測試也可發生在兩個內在的儲存或生成表象之間。不過,這兩個對照的表象常會存在于相同的表象系統之中。某一視覺表象極可能實際由另一個視覺表象加以測試;或是聽覺對聽覺;或是觸覺對觸覺。(我們可以假設,兩種不同的表象同時并存于相同的表象系統中,乃是人類的兩大腦的功能之一。)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試行都包括了兩種表象的對照或吻合;有些可能是對特定表象的強度測試。也就是說,某些感覺、聲音、或影像,在該 TOTE 產出之前,可能需要達要一入口的數值(依運作程序而定)才行。在此類對照中,某一系統中的某一表象常被某一不同的系統中的另一表象[測試]--舉例來說,像某些事物[看]起來不錯,卻[感覺]不對。此類測試常發生在決策及動機策略上。由于行為者的本性,此類試行產生的[不一致]常會被經驗為壓力、或是內心掙扎。這種掙扎的解決,是在其中一個表象變得夠強了,使得它能取得主導去創造反應鏈中的下一步驟,或是當個人經由自己的運作、改變、均衡、或承認這些表象,
讓他們彼此變得一致。
此類種種表象測試的另外一些例子,像是某一特定行為[感覺]不錯,但某些事物卻[告訴]他不應該那么做;或是某個選擇[聽]起來像是不錯的點子,但你卻遇[見]可能會有個負面的結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2245.html
相關閱讀: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感官敏銳練習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