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交談中,我們經常聽到某人勸另外一個不要再去做不好的某一件事情,結果總是遇到“固執”的人的感覺,說不動。
關于這方面的勸說溝通問題,我們也可以從NLP的換框模式中得到一些啟發。
我們也經常聽說在跟別人交談或者勸說別人的時候,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可是不知道如何的站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從NLP的框視重組的換框模式中,我們可以采取一種暫稱為“占位主觀”的方法。
怎么個“占位主觀”呢?簡單的說就是指占用對方的主觀,一旦對方的主觀陳述,被你占用,則在相同主觀的碰撞下,必然擴展延伸至最大的事實,而讓對方認可本是自己的主觀,同時又不經意的去創造被對方遺忘了的主觀(事情的另一個方面意義)。
舉個例子來說:
若你有個愛的朋友,你若不斷苦口婆心地勸他,告知他的缺點、壞處啦…(你的主觀)………他必然告訴你的好處…諸如:以小搏大、快速致富、他手氣好…(他的主觀)。
若你改用“占位主觀”:你欣然的跟這愛的朋友說:“不錯呀!以小搏大、快速致富、他手氣又好,應該是賺多賠少吧…(占用他的主觀)”
你那朋友的反應往往將會,“是啊,不過我也有一些不好的時候,也有一些壞處啦。”
你大概可以想象到,這樣他是多么的愿意跟你探討的害處,以至接受你的建議。而你的溝通目的,不就快要成功了嗎?
這一方式,對于那些自我意識比較強烈,求新立異的人來說,效果非常顯著,因為他們喜歡表現出與別人不同的“高見”。
勸說這樣的人,采取這“占位主觀”的策略,讓對方不由自主的“正中你的下懷”。
比如,勸說你的偏執的“愛人”、倔強的“孩子”、固執的“領導”、頑固的“朋友”等等,試試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16274.html
相關閱讀: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感官敏銳練習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