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乃是為內心所形成的各種感受而活。
為什么有的人成為英雄,有的人成為罪犯,有的人成為義士,有的人成為懦夫?是什么因素決定了每個人不同的行為?
人不是一個無從捉摸的動物,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然有它的原因。我們不能完全確定其中原因,但是無庸置疑地,每個人的行為背后,必然有一個主要的推動力量,這個力量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這個影響你目前并且將來的力量就是“快樂與痛苦”?梢赃@么說,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是為了逃避痛苦便是為了尋求快樂。
了解并利用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你就能立即永遠地改變自己的行為,追求到所企望的人生。然而你若是不懂得利用這股力量,未來就注定不在自己掌握中,只能象動物或機器那樣受環境擺布。
為什么你總是拖延呢?你明明知道應該去做卻遲遲未做。那是因為你覺得此刻去做比推后去做來得痛苦,因此便拖延下去,然而拖到一定時候,再不做壓力就會達到痛苦地步,因此趕緊去做。這是因為此事在你心目中造成的快樂和痛苦位置交換的緣故。
一個人在事情還沒有做之前便想逃避,待到事情臨頭時便會覺得更痛苦。
明知道采取行動會給你帶來絕對的好處,能給你許多快樂,卻未去行動的主要原因在于你瞻前顧后,以致錯失掉大好機會。
對于大部分人的感受來說,“得到”所會帶來的快樂還不如“失去”所帶來的痛苦。他們寧愿多花精神守住他們已有的,卻不會冒險去追求所期望的。
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懂得怎樣控制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而不是為它所反控制。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
既然這樣,有的人為什么還愿意吃過已經吃過的苦頭呢?因為他吃的痛苦還沒有達到“臨界點”,還不足以改變舊有的行為。當你高喊“忍無可忍,無須再忍”時,你一定采取新的行動取代舊有的行動。
痛苦和快樂有程度強弱不同之分,每個人的感受也不一樣。我們很多行動是為了追求快樂而展開的。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就是懂得什么使我們快樂,什么使我們痛苦,因為每個人學到的不同,才有不同的行為。
什么是你最快樂呢?什么是你最痛苦呢?
是你所認定的痛苦和快樂決定了你的人生。
安東尼·羅賓很小時候便認為求知乃是生命中至高無上的快樂,后來又把所學到的知識交給別人,使他們能得到高品質的人生作為人生的目的,也作為人生最高層次的快樂。
醫生把治病救人作為自己的快樂,音樂家把音樂作為自己最大的快樂。企業家則把增加就業機會,生產出更多社會需要的產品,提高人們的生活作為自己的快樂。
很多人為了逃避痛苦而求助于各種煙酒和毒品,然而這只能使他們獲得暫時的快樂,卻毀壞了自己的前途,全在于因為不能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理智所付出的代價。
如果我們把毒品跟死亡等極大痛苦連在一起,建立神經鏈,那么一看到毒品就會立即避開,不會沾染自毀前程的行為或惡習。
如果你對周圍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么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借著感受的調整,你可以在任何時刻振奮起來。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能夠過著豐富內在生活的動物,他經常不看外在的環境怎么樣,而是憑著自己的解釋,來認定自我和決定自己的未來。
人類有極強的改造能力,可以把任何東西或想法轉換或改變成讓自己覺得快樂或者有用。我們能把自己的一手經驗結合別人的經驗,創造出完全不同于任何人的方式,展現在生活的各個層面上。因而人類能夠改變腦中的神經鏈,使痛苦化為快樂或者快樂化為痛苦。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經常都是被心而非腦所指揮。
我們的行為是快樂或痛苦的直接反應,跟理智沒有關系。
我們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還是猛吸,這是因為我們的行為不受理智的約束,而是受控于神經系統中對于痛苦或快樂的直接影響,這就是神經鏈的作用,它決定了我們怎么做。雖然我們都相信做事要憑理智,然而絕大部分的例子都是受控于情緒,它決定了我們做事的想法。
我們想戒煙卻常常做不到,那是因為我們不把痛苦套在舊的習慣上而把快樂套在新的行為上,因此改變不會持久。因為人們想逃避痛苦的意愿大于得到快樂。如果把吸煙當作快樂,那么就不會戒掉。然而若是把戒煙跟導致自己和周邊人得肺癌,那么吸煙就是痛苦的。
只要能把痛苦或快樂跟任何事物連在一起,我們就可以很快地改變自己的想法、情緒或習慣。如果吸煙意味著得肺癌,你就不會把吸煙當作快樂了,還有心思吸嗎?如果你認為吸煙就會得到肺癌,那么你就不會把吸煙當作快樂了,吸煙就可以戒掉。
如果人生沒有計劃,那么就由他人擺布吧
廣告公司知道這個痛苦與快樂這個道理,他們的做法是將人們的情緒帶到最高潮的時候,適時連續閃出產品圖片,將其和人們的高亢情緒連在一起。
可口可樂公司就是利用明星來把它的產品跟人們對明星的狂熱聯系在一起的。
科學家做過試驗,當他喂狗時搖一下鈴鐺,其目的是把狗的食欲跟鈴聲連在一起,這樣反復做幾次就能夠在狗的神經系統中建立神經鏈,以后一旦搖動鈴鐺,這條狗就不自覺地流口水,即使狗的面前沒有任何食物。
廣告如果能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快樂的感覺,那么他們就不會在乎可能的痛苦。牛仔褲代表個性、時髦和朝氣,那么人們才會購買。
你只要把痛苦和所不要的行為連在一起,并且使這種意愿達到極強烈的程度,隨之把快樂和所想要的行為連在一起,透過反復練習,最后必然能夠很自然地完成行為的改變。
若結果是痛苦的話,我們會竭力避開眼前的快樂,若結果是快樂的,我會百般忍耐暫時的痛苦。
我們若是把目光放在眼前,那么未來就難以掌握;我們若是想獲得長久的快樂,那么就必須忍受暫時的痛苦。
任何的成就都需要忍受痛苦,例如事業、人際關系、個人自信、身體鍛煉、賺錢方面,一定要下定決心,不斷調整自己,痛苦遲早會變成快樂。
大自然把人置于“痛苦和快樂”這兩位主人的管轄之下,它管制了我們的一切行為、所言及所思,哪怕我們費盡一切力氣想擺脫掉控制,但最終仍無濟于事。
為什么人們對于現狀明明不滿意,可是卻不努力去改變呢?因為他們知道任何改變都會把他們帶到一個未知,而大部分人對于未知多抱著一種恐懼心理,害怕帶來預料不到的痛苦。因此人們喜歡做自己熟悉的事情,不愿意拿出行動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果你想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那么就得克服被人拒絕或傷害的恐懼;如果你想建立屬于自己的事業,那么就得冒著失敗的風險。
請記住,任何事情不會使得我們痛苦,而真讓我們痛苦的是“以為會痛苦”的念頭。
讓我們現在就來改變吧
1)寫下四個已經拖延多日的需要馬上采取行動的事情(如戒煙)
2)在四個事情下面寫下這些問題:為什么我先前沒有行動?是不是當時有困難?找出拖延的原因。
3)寫下使你拖延這四個行動而覺得快樂的理由。
4)寫下如果你不馬上改變所會造成的后果。
5)寫下四個行動后的所有快樂,你要寫的越多越好,這樣才會鼓起勁,想掌握自己的人生。把一切有關目前以及未來的正面效果都寫上去。
現在就寫吧,不要把這個練習拖延了!完成了練習再往下繼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16770.html
相關閱讀: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感官敏銳練習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