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一層高過一層的意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NLP學院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當我那位篤信佛教多年的顧問界林姓朋友(以下就以“林兄”稱之),對我和我另一位對“心靈疆界”抱持既質疑又好奇的顧問界朋友(他姓李,以下就以“李兄”稱之),談“‘無上甚深意義’無限廣大的‘摩訶’”時,李兄提到,如果林兄持續不斷追溯事、物、道理背后的原因,李兄認為將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就是---發現背后所牽連的原因非常深遠、廣大。林兄就以“無始”來形容這種無窮無盡的現象。
  接著,林兄問李兄:“你所說的另一種可能,是什么?”
  李兄說:“經由這樣‘追溯’原因,持續不斷地探討之后,發現‘事、物、道理’的背后,原來那么多、那么復雜、那樣盤根糾結,接下來,我們也可能發現更高一個層次的東西。”
  林兄問:“會發現什么更高層次的東西?”
  李兄說:“比如說,當研究景氣時,我們可以看到,景氣總是起起伏伏,像個橫躺的‘S’,所以,有些經濟學家就提出‘景氣有循環的現象’,這就是更高一個層次的東西。”
  林兄說:“原來你所說的更高一個層次的東西,就是這個。”
  李兄說:“所謂的假設、學說、原則、原理,都是這種東西啊。各行各業、各各領域都有,比如說,經營管理學者在研究企業的興衰時,也會提出‘企業長青之道’”這樣的東西。”
  林兄認同地說:“這確實是更提升一個層次的‘意義’。如果,我們針對‘為何景氣會有循環的現象?’,或者‘為何企業會有長青之道?’繼續探索下去,有沒有可能,我們會發現又更高層次的東西?”
  李兄說:“當然。”
  林兄問:“比如說呢?”
  李兄說:“這就讓我聯想到,張兄曾經提到,西方有一本叫‘柯巴里恩(Kybalian)’的書。”
  林兄問:“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李兄說:“這是一本號稱是西方‘秘傳哲理(Hermetic Philosophy)’的書。”
  林兄問:“這本書,和我們談的有什么關聯嗎?”
  李兄說:“當然有關。張兄就參考這本書,再加上我們中國前人所留傳下來的智慧,對我們這個世界,提出了一些‘假設前提’。”
  林兄很好奇地問:“什么樣的‘假設前提’?”
  李兄說:“第一條就是:‘一切都在動與變,從不止息。’。”
  林兄說:“這條很容易了解,企業人不是常說:‘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嗎?佛教也說‘諸行無常’。”
  李兄說:“不只是‘變’,還有‘動’。”
  林兄說:“‘動’也是‘變’的一種。還有嗎?”
  李兄說:“第二條就是:‘一切自有循環,來的會去,去的會再來;一切有時、有節。’。”
  林兄說:“這是對‘變’,進一步提出更高一個層次的觀察,它在說‘變’的法則。很類似古人說‘太極’、‘周易’的概念。還有嗎?”
  李兄說:“第三條就是:‘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偶然’只是因為還沒有辨識出其因果。’。”
  林兄說:“這是‘因果’的概念,又更高層次了。還有嗎?”
  李兄說:“第四條就是:‘一切皆有對立面;所有現象都只是單一面;所有的矛盾,都能相互調和;一體有兩面,兩面是一體;對立、矛盾的雙方,就是一體的兩面。’。”
  林兄說:“嗯,不錯嘛,這個層次又更高了。這樣就比較不會受‘取、舍、對立’的局限。還有嗎?”
  李兄說:“第五條就是:‘一切都有其特性,這個特性可以用陰性和陽性來歸類;陰性和陽性彼此相對立、相互牽引、互相融合轉化,但是,系統總量不會變。’。”
  林兄說:“嗯,這已超越‘對立、矛盾’,這又更接近整體了,這似乎又更高一個層次。還有嗎?”
  李兄說:“第六條就是:‘完整是心靈的樂土;完整必然兼具陰性和陽性。’。”
  林兄問:“這六條‘假設前提’很有意思,還有嗎?”
  李兄說:“再來我就不知道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2385.html

相關閱讀: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感官敏銳練習
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