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果報”是深層心靈的“生態平衡”?-NLP與領導第285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NLP學院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我那位篤信佛教多年的顧問界林姓友人(以下就以“林兄”稱之)與我和我另一位對“心靈疆界”抱持既質疑又好奇的參謀界朋友(他姓李,以下就以“李兄”稱之),談到“要開發深層心靈引導資源的話,NLP,最好可能防止‘不準確的觀點’。”這個話題之后,林兄接著說:“我持頌‘地藏菩薩本愿經’一段時光之后,對在經文之前加了一段‘覺林菩薩偈’,感到有些疑惑。”

  我問:“你有什么困惑?”

  李兄插嘴說:“等一下,你們先別自談自話,我不懂你們在談什么,到底什么是‘覺林菩薩偈’?”

  林兄說:“那是‘華嚴經’里的一段經文,是覺林菩薩贊佛的一段話。”

  李兄問:“?說了些什么?”

  林兄說:“簡略來說,?以畫師來比方我們的心,世間的種種,還有我們的‘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咱們的心(這位畫師)所畫出來的。最后,?還說了一段很著名的話。”

  李兄問:“什么話?”

  林兄說:“?說:‘若人欲了知,三世所有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我說:“這不是寺里天天晚課,作蒙山施食時,與第三型的人如何溝通,所唱頌的嗎?”

  林兄說:“是啊。”

  李兄問林兄:“我無論什么晚課、什么蒙山施食,你到底對‘覺林菩薩偈’有什么疑惑?”

  林兄說:“我的懷疑是,為什么要在經文前加這段偈?”

  我跟李兄居然異口同聲說:“是啊,為什么要加這段偈?”

  林兄說:“后來,我體悟到,本來這段偈貫穿了整部經的精神。”

  我好奇地問:“怎么說?”

  林兄反詰我:“你上次說,死者為什么會到地獄去?”

  我說:“死者生前,身、口、意所造的惡業啊。”

  林兄又問:“死者到什么地獄,如何決議?”

  我說:“也是逝世者本人的業力所召感的啊。”

  林兄問:“不論是身、口、意所造的業,或者,自己的業力,是不是都來自自己的心?是不是都是心所造?”

  我說:“說的也是。”

  林兄又繼承問:“你以為,地藏菩薩為什么這么巨大?”

  我說:“?發的愿切實太大太大了,?說:‘盡未來際,一切罪苦眾生,盡令解脫,我方成佛道。’,盡將來際,就是永無止境的時間,連續這么長遠的時間,這樣的恒心,只能說‘驚嘆’,厭惡牛奶的女孩;還要讓‘一切’罪苦眾生都能擺脫,一個都不舍棄,這數目也太大了吧?這樣的慈善大愿,只能用‘摩訶’來形容。”

  林兄又問:“還有嗎?”

  我說:“地藏菩薩是婆羅門女、光目女時,?的孝心也十分讓人驚嘆。”

  林兄問:“不管是‘慈悲大愿’,或者‘孝心’、‘恒心’,都是‘心’,能成為大菩薩,是不是都本源于‘心’?是不是也是心所造?”

  我說:“有情理。”

  林兄又持續問:“最重大的罪業入地獄,稍輕的受較輕的罪報。你記得竊盜者受什么報?”

  我說:“貧困痛楚報。”

  林兄問:“慳吝的呢?”

  我說:“所求違愿報。”

  林兄問:“恣情野獵的呢?”

  我說:“驚狂喪命報。”

  林兄問:“燒山林木的呢?”

  我說:“狂迷取死報。”

  林兄問:“網捕生雛的呢?”

  我說:“骨肉分別報。”

  在一旁的李兄聽得很不耐心地對林兄說:“你在講經給我聽。磕要問多久啊?問這些干什么?”

  林兄問:“你覺不認為,這些果報,背地好像有什么規矩?”

  李兄說:“您這么一問,我倒真感到,第七型的你如何與人溝通,很像是‘加害于人的,自己就會去試試那個苦果’,似乎有個‘副作用力’準則的樣子。”

  我說:“我也有同感,好像有個‘生態平衡’原則的樣子。”

  林兄問:“什么是‘生態均衡’?”

  我說:“我是從‘心靈疆界’的角度來說,我們的深層心靈,是一種無窮寬大的圓滿狀況,只有我們的‘行動’、‘主意’不夠美滿、太過偏狹、有所缺憾,就會主動作彌補、調劑,這就是我所說的‘生態平衡’。”

  林兄說:“聽來也是心的做作。”

  我說:“是啊。”

  林兄說:“所以,‘覺林菩薩’所說的‘一切唯心造’,應當是貫串‘地藏菩薩本愿經’全經的精力。”



摘自:總裁學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nlp/26034.html

相關閱讀:NLP系列29《神奇實用的NLP》提要
NLP執行師課程和NLP教練技術有什么區別?
把規條與信念分辨清楚
感官敏銳練習
NLP故事——小頑童與老頑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