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號于2012年在火星的蓋爾隕坑降落后,發現降落點附近一個5米深、被稱作“黃刀灣”的溝槽中存在熱異,F象。地面人員遙控“好奇”號對溝底的沉積巖進行鉆探分析,結果發現36億年前那里是一個水波蕩漾的湖泊,它曾存在至少數萬年時間。
研究人員9日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年會上指出,這個湖底區域的PH值呈中性,鹽度很低,應該曾是淡水湖。此外還發現了碳、氫、氧、硫、氮和磷等關鍵的生命元素,這意味著該湖泊能支持原核微生物生存,比如能分解巖石成分和礦物以獲取能量的無機自養型微生物。在地球上的某些洞穴和熱泉噴口處,常會找到這類微生物。
參與研究的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桑吉夫·古普塔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火星探索邁出的一大步。數十億年前,在這個湖泊平靜的水面下,可能有遠古微生物把許多元素轉化為能量,想到這個場面就讓人興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3975.html
相關閱讀:
NASA太空探索項目不停 擬采用超級球形機器人
好奇號在火星表面發現巖石花朵
最新研究:24億年前 地球曾是一顆“雪球”
NASA發現數百萬個隱藏天體 包含迄今最亮的星系
白矮極超新星爆炸形成黑洞 或會扼殺外星生命
好奇號在火星表面發現巖石花朵
最新研究:24億年前 地球曾是一顆“雪球”
NASA發現數百萬個隱藏天體 包含迄今最亮的星系
白矮極超新星爆炸形成黑洞 或會扼殺外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