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15時2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成功發射了第五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標志著北斗系統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
2月1日15時2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成功發射第21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五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抓總,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等共同研制。
該院院長、衛星總指揮相里斌表示,衛星具備全球及平穩過度RNSS導航信號、星間鏈路、自主運行、空間環境探測等四大功能,支持北斗全球導航系統試驗以及多項關鍵技術攻關成果的驗證。
研制衛星的專家稱,這顆衛星是北斗系統從區域導航走向全球導航的“關鍵星”。星間鏈路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亮點,指的是不經過地面基站、實現衛星之間的通信,好比是“空間高速互聯網”。
該星入軌后,將與先期發射的四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共同開展星間鏈路、新型導航信號體制等試驗驗證工作,并適時入網提供服務。前期四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分別于2015年3月30日、7月25日“一箭雙星”、9月30日成功發射。這次也是中國發射的第21顆北斗導航衛星。
根據北斗系統全球組網建設計劃,2018年將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形成全球服務能力,建成國際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既是中國的空間基礎設施,也應成為全世界空間和時間的基準設施。”相里斌說。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穩步推進北斗系統“走出去”,與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相關國際組織,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積極承擔國際義務,促進北斗系統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配套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制,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24次飛行。遠征一號上面級被稱為“太空擺渡車”,可在太空將一個或多個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軌道。
北斗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測速、授時服務,并兼具短報文通信能力。2012年底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以來,系統連續穩定運行,性能指標穩中有升,滿足10米指標要求,部分地區性能優于承諾指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2793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