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要是你住在一個極其偏僻的地方,每年僅能收到一次郵件,或是去探索“世界屋脊”的最高點,但又不是珠穆朗瑪峰,那會有怎樣的感受呢?以下是地球上最極端的十八個地方,或許能讓你對眼前的這個世界有全新的認識。
1、最深的洞穴
Voronya洞穴位于政治上具有爭議的阿布哈茲共和國,洞深7188英尺(2191米),處在阿拉貝卡山內,該山是在恐龍時代由石灰巖形成的。
它是世界上最深洞穴,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個深度超過2000米的洞穴,1960年該洞才被人們發現。
Voronya洞穴當前的深度記錄是7188英尺(2191米),這是2007年秋天獲得的結果,不過該協會每年都會對Voronya洞穴系統進行一次探索,因此這些數字也許還會發生改變。
2、最干旱的地方
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在最有力的情況下也不會迎來太多降雨,而在最壞情況下,一點雨也不會從天而降。
實際上,這片沙漠絕大多數時間都處于無雨狀態。1903年10月至1918年1月,智利西北部城市阿里卡沒有迎來任何降雨,就此創造世界上無降雨時間最長的紀錄。
有關阿里卡部分地區的照片讓人不免聯想到火星。對于這顆紅色星球的無雨狀態,我們不會感到任何驚訝。
3、最平坦的地方
傳說中的天空之鏡是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Salar de Uyuni),它由幾個史前湖泊構成。這些湖集中在一處,它們最終干涸,只留下一個厚達幾英尺、面積超過10582平方公里的鹽沼。
想一想它是猶他州的巴納維亞鹽帶平地的25倍,你就知道烏尤尼鹽沼到底有多大了。
大部分時間這里都是一片干涸和毫無生機的地方,不過每年11月,夏季的雨水會引來大群粉紅火烈鳥,它們以紅色水藻和鹽水蝦為食。
在那段時間,烏尤尼鹽沼變得甚至更加平坦,事實上它已經變成一面大鏡子,軌道上的衛星利用它校準測距。
4、最高的地方
珠穆朗瑪峰海拔29029英尺(約合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這確是事實,但也不完全是事實,這取決于欣賞珠穆朗瑪峰的視角。
從技術上講,珠穆朗瑪峰的多巖峰頂是海拔最高的陸地,不過由于地球不是一個完美的球體,某些較低的地方其實在太空中看來反而“更高”。例如,珠穆朗瑪峰比另一座相對鮮為人知的山峰距離月球和恒星更遠,這就是位于厄瓜多爾的欽博拉索山。
欽博拉索山海拔剛剛超過2萬英尺(約合6096米),雖然高度不如珠穆朗瑪峰,可由于地球的形狀,它確實比珠穆朗瑪峰更靠近外太空。
5、地球上最低的地方
死海是地球上陸地的最低點,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約1378英尺(約合420米),位于約旦和以色列邊境。
死海周圍道路還碰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道路。死海因其咸度而聞名于世,是地中海海水咸度的10倍。
死海還被譽為健康療養的首選之地。由于含鹽量極高,沒有生命能夠在里面存活,死海因此得名。
6、最多雨的地方
你可能認為地球上最多雨之地應該是雨林地區,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人們普遍認為與巴拿馬接壤的哥倫比亞喬科省是世界上最濕潤的地方。
1974年,喬科省圖圖納多市的降雨量達到驚人的26303毫米。這一地區的年平均降雨量為11770毫米,三分之二的降雨發生在夜間。
夏威夷考艾島的懷厄萊山(Wai-’ale’ale)山是地球上年降雨天數最多的地區,最多可達到350天。如果想去夏威夷度假,享受“陽光燦爛的日子”,切忌不要將考艾島列在行程之內。
7、最古老的地方
格陵蘭、南非和澳大利亞都有資格爭奪地球最古老巖石所在地的頭銜,但在這場比年齡的較量中,加拿大北部的努夫亞吉圖克 (Nuvvuagittuq)綠巖帶似乎才是真正的冠軍。
綠巖帶的巖石年代可追溯到大約42.8億年前的冥古宙(地球剛形成時的第一個地質年代)。此時的 地球如同一個地獄,地殼剛剛開始冷卻,隕石和流星像雨點一樣從天而降。
據估計,一顆火星大小名為“忒伊亞”的原行星曾撞擊地球,撞擊時間要比綠巖帶所處年代再提前數億年。此次撞擊不但增加了地球的質量同時也造就了月球。
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可能是一塊月石。在執行“阿波羅15號”任務期間,宇航員在月球表面發現這塊所謂的“創世巖”并帶回地球。創世巖的年齡估計有45億歲,可能一度是月球最初地殼的組成部分。
8、最偏遠的島嶼
以前有關地球上最極端之地的文章里,都包括最偏遠、但有人居住的島嶼——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盡管這座島嶼非常偏遠,但是另一座無人居住的小島_布維島才稱得上是最偏遠的島。
布維島是南大西洋里的一座小島,然而奇怪的是,它卻處在挪威的統治之下。距離它最近的陸地,是位于它南部近1000英里(1600公里)的南極洲毛德皇后地。
距離它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島,是距離它大約1404英里(2260公里)的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距離它最近的有人居住陸地,是位于它東北方向大約1600英里(2580公里)處的南非。
9、最偏遠的陸地
位于美國南達科他州的北美洲PofA 是其中一個“難抵極(The Pole of Inaccessibility)”,它所在大陸的這個點,從任何海洋和各個方向來說都是最遠點。“難抵極”也分很多個等級,其中最難低達的“難抵極”都位于寒冷的南極荒原上。
1958年,蘇聯在南極“難抵極”建立基地,不過很快他們就放棄了該基地。在離開之前,蘇聯探索隊在這里安裝了一個列寧的金色半身雕像(塑料的),以便繼續監測這個冰天雪地的地方,并利用它向世人宣布蘇聯到達了這里。
10、最多雪的地方
地球上的極端多雪之地往往是這樣的地區,即富含水氣的氣團在高山影響下向上移動并穿過凝結點。
實際上,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也會出現異常的大雪。1927年2月14日,研究人員對日本伊吹山的年降雪量進行了測量,測量結果為38.8英尺(約合11.82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3461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