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一個非常狹窄的地方停車,即使駕駛的是體積最小的汽車也會讓神經緊張的駕駛者嚇出一身冷汗。“發現”號航天飛機的宇航員便遭遇這種挑戰并成功戰勝了它。7日,他們用極為出色的表現將三點轉向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當時,他們成功讓“發現”號表演一個“后空翻”,而后順利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這一精彩瞬間發生在7日凌晨兩點半,“發現”號機長艾倫·波因德克斯特借助一個“后空翻”巧妙地與空間站對接。當天晚些時候,“發現”號宇航員利用機械臂將放置在有效載荷艙內一個13噸重的貨艙搬運到空間站。貨艙內的一半空間被科學實驗儀器、補給、一個新臥室以及一個冷凍裝置占據。
美國宇航局表示這個臥室可能充當一個盥洗室,讓空間站上的宇航員能夠在一個密封空間內洗海綿浴。宇航員當前的洗澡方式有一定危險性,漂浮的水滴可能鉆進電子設備。這一次,“發現”號總計為空間站帶來1.7萬磅(約合7711公斤)的科學研究架以及其他補給。
“發現”號機翼特寫。自2003年“哥倫比亞”號空難事故后,每一艘航天飛機都要進行發射后損傷檢查。照片由宇航員野口宗千拍攝。“發現”號在對接過程中逐漸靠近空間站。克萊頓·安德森(頂部)正在“探索”號氣閘艙內檢查航天服。宇航員將穿上這些航天服進行3次太空行走。意大利制造的“萊昂納多”號貨艙(以萊昂納多·達芬奇的名字命名)將滿載垃圾和舊設備返回地球。在此之后,“萊昂納多”號將重新裝滿貨物并于9月重返空間站,成為空間站上一個永久性儲藏設備。9月的太空之旅也將成為航天飛機的最后一次飛行。
目前,宇航員正忙于將大量數據從空間站傳回控制中心。這些數據包括“發現”號的激光圖像。進入軌道之后,宇航員發現航天飛機上的一條天線損壞,導致他們無法直接從“發現”號傳送數據。宇航局將對空間站傳回的“發現”號機翼以及鼻錐圖片進行分析。自2003年“哥倫比亞”號發生空難事故后,宇航局便對發射后隔熱板可能遭受的任何損傷進行仔細檢查。
由于天線罷工,“發現”號宇航員無法借助正常的雷達跟蹤系統與空間站對接。面對這種情況,機長波因德克斯特利用一段有關對接艙口的視頻,將航天飛機與空間站排成一線,最后成功完成對接。這是10年來不借助雷達情況下進行的第二次對接。
此次任務還標志著航天史上取得的另一大亮點,即4名女宇航員同時遨游太空。如此多的巾幗英雄同時入主太空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4名女宇航員包括“發現”號搭載的美國宇航員多蘿西·梅特卡夫-林登伯格、斯蒂芬妮·威爾遜以及日本宇航員山崎直子。另一位美國女宇航員特蕾西·考德威爾·戴森搭乘2日在哈薩克斯坦發射的“聯盟”號飛船進入太空,與她搭乘同一艘飛船的還有2名俄羅斯男宇航員。
此外,兩名日本宇航員也同時出現在空間站上,這在歷史上同樣是第一次。根據計劃,宇航員將在未來幾天進行3次太空行走,替換空間站冷卻系統的液氨罐。第一次太空行走將于9日進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555342.html
相關閱讀:
地球可能被暗物質毛發環繞 粒子流縱橫交錯
大麥哲倫星云內發現兩個氣泡狀星云
最新觀測星云宇宙對蝦 距地球約6000光年
天文學家觀測到:宇宙大爆炸后的原始氣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