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第一課時:(認識平行四邊形)
上課時間:3/31 累計課時:25
內容:教科書第43-45頁。
目標:
1、在聯系生活實際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平行四邊形,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高。
2、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學會用不同方法做出一個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能正確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能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
3、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發展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在體會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的同時,進一步培養數學應用意識,促進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征,會畫高。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教學準備: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小棒、釘子板、直尺、三角板、水彩筆、方格紙、彩紙、剪刀、平行四邊形紙等,教學
教學過程:
一、生活情景,導入課題
1.出示電動門圖片,介紹:這是進入校園必須經過的電動大門。
出示藝術樓,問這是站在校門口就能映入眼簾的( ),
出示樓梯,問這是我們每天進出教實要經過的( )
問:這些地方你們熟悉嗎? 從圖片上你能找到認識的平面圖形嗎?
在哪里?還有哪兒有平行四邊形?(閃現學生說到的圖片上的圖形 )
2.談話:如果把我們看到的圖形畫下,就得到這樣的平面圖形。(演示從圖片上拖下圖形)
3.提問:象這樣的平行四邊形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
4.揭題。你瞧,我們的生活中隨處都能看到平行四邊形。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平行四邊形,”。出示課題:認識平行四邊形。
二、自主學習,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一)“做”平行四邊形
1.剛才同學們已經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邊形了,那你們想不想動手做一個平行四邊形?
2.看看:課前老師給小組準備了一個材料筐拿出看看,老師給你們提供了哪些材料?
3.說說:在小組里說說你準備用什么材料做一個平行四邊形?
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4.做圖形
在小組里選擇合適的材料,自己想辦法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呢? 并在小組里說說做圖形要注意什么?
誰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5.交流作法適時的加以表揚:
根據提供的材料,可能出現:
(1)方法一:用小棒擺。請你說說你怎么做的?要注意些什么呢?
(2)方法二:在釘子板上面圍一個平行四邊形。你介紹一下,在圍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怎樣才能做一個平行四邊形?
(3)方法三:在方格紙上畫一個平行四邊形。你能提醒一下大家嗎?應該怎樣才能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
(4)用直尺畫一個平行四邊形。
(5)剪。
……
談話:大家可真行!想出這么多的方法做出了平行四邊形,老師在上課之前也作了一個(出示做好的圖形)漂亮嗎?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
剛才,我們通過動手做圖形的感受,請大家大膽的想象一下:平行四邊形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二)研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1.板書猜想:
對邊 平行 相等;
2.談話:平行四邊形真的像大家想的對邊會互相平行 ,對邊長度會相等?
大家帶著問題,小組討論,必要時可以用你想到的方法加以驗證。
3.交流驗證結果,得出結論。
哪個小組愿意與大家一起分享你們驗證的結果?
根據驗證結果,完整板書: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并且相等;
通過大家的驗證,你知道平行四邊形的特征了嗎?
4.你能根據平行四邊形的特點,找出下面的圖形哪些是平行四邊形呢?“想想做做1”。
第2個為什么不是?
三、認識高、底。
1.老師這兒有一個平行四邊形(出示圖),我想量出平行四邊形上下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嗎,你有什么好方法嗎?
應該怎么量?把你量的線段畫出。
你是怎樣畫的?
看完整的畫高的方法,認識底和高。演示說明: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它對邊的垂直線段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通常把畫出的高的線段畫成虛線。
2.如果老師想再畫出這樣的高,(出示另一條高)這樣的高到底有多少條呢?(一組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有無數條。)
3.演示:如果以這條邊作為底,你能畫出它的高嗎?
完成后,同時出示兩種不同位置的高,體會高于底的對應關系。
如果老師給你畫好的平行四邊形的高,你能準確量出對應的底和高的長度嗎?
4.完成“試一試”。
四、游戲拼拼樂: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大家的智慧。了解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大家的表現非常棒,老師獎勵大家,準備帶大家玩個游戲,想玩嗎?
1.出示一副三角板。問:這是什么?
我們就用三角板做游戲,游戲的名稱叫拼拼樂。出示游戲的規則:你能用兩個同樣的三角板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2.問:你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板嗎?沒有怎么辦?
3.拼圖。展示作品。問:這是用什么樣的三角板拼出的?拼得時候要注意什么?
談話:看樣子大家完成的不錯。老師加大游戲的難度,有沒有信心做到?
4.用四個完全一樣的三角板能拼嗎?
展示作品。提問:這是用什么樣的三角板拼出的?拼得時候要注意什么?
大家的游戲玩的都不錯。老師這兒還有一個拼好的平行四邊形。(出示圖)這不是三角板拼出的,而是用七巧板中的三塊拼出的。如果老師讓你移動其中的一塊,改拼成一個長方形,你會嗎?
小組里說說移動的方法。
交流方法,要求能說出沿著上下的邊進行平移。
演示兩種平移的方法。
談話:不知不覺,一節課就要結束,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
第二課時:(認識梯形)
上課時間:4/2 累計課時:2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6-4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聯系生活實際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梯形,認識梯形的高及各邊的名稱,認識等腰梯形。
2、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發展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經歷梯形的認識過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學會畫梯形的高。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
談話:同學們,在過去的時間里你們都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浚ㄈ切,正方形,長方形,圓,平行四邊形)。
談話:同學們很棒,那么老師給大家看一些平面圖形,看看你們還認識嗎?
談話:看這些都難不到大家,那么下面這個平面圖形大家認識嗎?
談話:這是一個梯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認識梯形。(導入課題:認識梯形)。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多媒體出示例題,讓學生說說這些是什么圖片,紅色線段圍成的圖形是什么?
2.小組合作,想辦法自己做也個梯形,在小組里交流。
3.談話:各小組做的非常好,拿出你們手中的梯形與以前學過的平行四邊形比較,有什么區別?
板書(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4.談話:再拿出剛才做好的梯形,能不能量出這個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的距離?想一想,怎樣畫出線段再測量梯形的各條邊都有自己的名稱。
5.請先閱讀課本第47 頁例題下面的一段話,并觀察右邊圖,說一說梯形各邊的名稱及梯形的高。
6.出示一個等腰梯形跟我們做的梯形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兩腰相等)
7.提問:同學們的猜測對不對呢?請同學量一量書上47頁中間的那個梯形。我們把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哪些圖形是梯形,為什么。(如有分歧,可用尺檢驗)
在這些梯形中分別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畫出高。
2.想想做做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塊、3塊、4塊……分別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組里交流是怎樣拼的。
3.想想做做3,在梯形里畫一條高,可以把梯形分成兩個圖形,你能有不同的畫法嗎?(可分成兩個梯形或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
4.想想做做4,用粗細、顏色不同的筆在長方形紙上畫出不同的梯形,并記錄上底、下底和高分別是多少。再畫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記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
5.想想做做5,用兩張長方形紙疊在一起,剪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用這兩個梯形能拼成哪些圖形?
6.思考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反饋。
六、全課小結
談話:今天我們重點研究了哪種平面圖形?它有什么特點?
板書設計:
認識梯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51500.html
相關閱讀: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導學案
給小學數學教師出一個有助于提高學生心算能力的點子
四年級數學植樹問題(二)教案及練習題
速度、時間、路程練習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