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和反思:大班自制玩具:獨特的風鈴
一、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收集到的物品進行合理想象,用添加、裁減、組合等方式將它們設計制作成風鈴。
2、用剪、撕、折、拼貼等方式來美化風鈴。
3、能夠用吊飾美化環境,激發幼兒美化生活。
二、活動準備:
瓶子(藥瓶、酸奶瓶)、剪刀、糨糊、彩紙和彩線各若干 ,風鈴和自制的風鈴各一個,制作步驟圖。
三、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風鈴,請幼兒說說風鈴由哪些部分組成。
T:這是什么,喜歡嗎?
T: 這是風鈴,風吹吹一下會發出好聽的聲音出來。
T: 我們開看看風鈴可以分為哪幾部分?(支架、吊飾、掛線)
T: 如果你有一個風鈴,想把它掛在什么地方?
2. 出示教師制作的風鈴,請幼兒猜猜制作方法。
T:老師這兒還有自己制作的風鈴,你們想不想看看?
T:你們能說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嗎?
T:誰能說出老師是怎樣制作這個紙風鈴的?
教師總結制作方法:(1)、先把單個的瓶子進行美化:用剪貼等方式。(2)、再用彩線把瓶子系起來。(3)、固定到支架上。同時教師出示制作步驟圖。
T:你們還可以用哪些材料來制作紙風鈴?
3. 幼兒制作,請幼兒自選材料來做做風鈴。
T:現在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來做一做,自己喜歡的風鈴。
4. 展示、欣賞幼兒的作品。
T:小朋友的風鈴都已經做好了,我們來看一看,請你說一說,想把你的風鈴掛在什么地方?
讓智慧火花在孩子的指間閃爍 ——活動《獨特的風鈴》反思
結合子課題:利用幼兒玩具“做中學”進行環境創設的研究的內容,我開展了大班自制玩具活動《獨特的風鈴》。為了更好的完成活動目標,在活動開始之前,準備了豐富的材料,但是怎樣讓這些材料發揮作用,制作出精美漂亮的作品出來呢?我對材料的投放進行了思考,操作材料是開展手工活動的主要載體。孩子們熟知的、適合于具體活動內容的材料有利于他們立即上手,并將思維重點放在制作形象上,更有利于幼兒進行創新思維。
(一)一種材料,多種操作手法
對于幼兒來說,一次手工活動,難點不宜過多,材料不宜過雜。在活動《獨特的風鈴》中,為了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減少注意力的多重性,我特意讓幼兒收集各種在碰撞情況下能發出聲音的物體——瓶子類,而減少其他種類的干擾。這樣一來可以讓孩子們在材料的提示下有針對性地制作,二來有利于不同發展層次的幼兒進行相應的制作,從而獲得成功體驗。
。ǘ┒喾N材料,完成一項操作內容
在活動中需要完成的基本內容就是裝飾吊飾,那么我提供類似的多種材料,引起幼兒制作的興趣,激發創新的欲望。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鼓勵幼兒利用許多紙張類材料(大小、長短、硬度不同),大膽采用與眾不同的方法裝飾吊飾。一陣忙碌之后,一條條精美有創意的吊飾就在我們面前……
活動結束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提供的材料越多,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才得到發展呢?我覺得材料投放要有層次,依據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以提供半成品材料、示范或不示范、選取相應的材料、引發想象、鼓勵遷移等多種方法進行指導,促成不同層次幼兒獲得成功感,培養幼兒繼續參與制作活動的興趣和不斷進行創造。教師在進行評價時要依據每個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進行評價,要深入了解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只要是對幼兒來說,他(她)從未出現過的想法、做法等即為創造。手工是幼兒把他們認為最美、最感興趣的事物,借助各種材料,動手動腦把它們表現出來的過程,是幼兒對美的另一種創造。無論是幼兒在初學一些基本手工技能,還是在進行綜合創造,我們都不能用成人的技能標準去要求、代替他們。教師要尊重孩子,要為孩子創造一個有利于幼兒發展的心理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每位幼兒參與創造活動的積極性,也只有調動了幼兒參與創造活動的積極性,才有可能使幼兒在活動中創造力得以培養、發展,把每位幼兒的創造潛能充分地挖掘出來。所以,要使幼兒的創造力真正的得到發展,教師必須客觀地依據幼兒的原有發展水平進行評價,不可以但從制作的材料多少來說明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53435.html
相關閱讀:小班數學游戲:快快躲起來
《有趣的鞋寶寶》教學設計
運動教學活動??趣玩軟墊(中班)
幼兒辯論活動“給河里小動物喂食”
《裝糖(活動)》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