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兔賽跑》是幼兒非常熟悉的故事,教師本來是想讓幼兒通過續編鍛煉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文學創編活動不同于科學活動,不存在固定的結論,只要幼兒樂于展開豐富的想象并愿意而且能通過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作為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就達成了。面對意料之外的激烈爭論,為了鼓勵每個幼兒的想象與表達,我建議說:“認為兔子贏的分為一組,認為烏龜贏的分為一組,回家后根據自己的猜想編出一個合乎情理的故事,在明天每日播報(即每天早晨的談話時間)時講給大家聽。”
第二次活動:用辯論挑戰幼兒的講述
第二天的“今日播報”時間里,幼兒按照各自的思路開始了講述。輪到思棋開始播報了:“……兔子在路上跑著,突然聽到河邊傳來了‘救命呀、救命呀’的聲音,兔子飛快地跑過去,看到一只小雞掉到了河里,兔子連忙找到了一根木棍把小雞救上岸,等兔子氣喘吁吁地跑到終點時,烏龜早已到達終點了,這次比賽還是烏龜贏了!”……
讓幼兒講述自己續編的故事,主要是讓幼兒發揮想象并能大膽講述,同時讓幼兒在自圓其說的過程中鍛煉他們思維的縝密性?粗總幼兒都能自圓其說,我突然萌發了一個挑戰幼兒的想法:能不能就這個問題讓幼兒進行辯論,通過辯論這種特殊的語運情境進一步挑戰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于是我說道“思棋認為這次比賽是烏龜贏了,假如你是裁判,你判誰贏?”話音剛落,幼兒紛紛議論開了,看著幼兒對問題爭論的熱情,我順勢提議就這個問題來場辯論。霆鎧聽了歡叫起來:“好呀,我知道辯論,就是有正方和反方。”受他的影響其他幼兒紛紛歡呼起來。我因勢利導:“辯論可分成兩組,比如支持兔子的為正方,支持烏龜的為反方,辯論雙方關鍵是要說出為什么認為兔子或者烏龜贏的理由。”接著,一場有趣的辯論開始了:
探索型主題活動中幼兒出現意外行動怎么辦
幼兒園曲藝表演教學活動實錄反思:雙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62241.html
相關閱讀:《有趣的鞋寶寶》教學設計
小班數學游戲:快快躲起來
《裝糖(活動)》教學設計
幼兒辯論活動“給河里小動物喂食”
運動教學活動??趣玩軟墊(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