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我家是動物園》課后隨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教學反思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我家是動物園》這本書初看書名,讓人不禁產生疑問“家怎么會是動物園呢”?但是細細讀下去之后,又讓人忍俊不禁,家的確是個動物園,真有趣!讀這本書能讓人充滿驚喜的快樂,產生幽默的聯想。這個故事的內容是幼兒最熟悉的——家和家人,能夠引起幼兒的共鳴,讓幼兒的己有經驗充分地發揮出來。人和動物是不一樣,但是作者卻找到精巧的觀察角度,由人物與動物外表和內在的相似性入手,加上幽默的想象,讓兩者合理的結合。這本書有很強的啟發和示范作用,我打算讓孩子通過觀察體會圖畫書中人物與動物的對應關系,從而引導孩子觀察思索自己及家人在外表和個性上的特質。所以我就本繪本納入教學中,進行了一次,讓孩子自己看圖講述的機會,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對于看圖的能力,以及語言描述的能力。

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為:1.仔細觀察、發現圖畫書中人物與動物的對應關系。2.體驗故事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激發幼兒與家人間互相關愛、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3.嘗試用“這是……其實呢……他是……”的語言結構介紹自己的家人。

在活動中,我首先通過認識圖書中的主人公小男孩“祥太”,在引導孩子看、想、猜、說中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其次我通過分段講述,讓幼兒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并通過仔細的觀察、猜測去發現書中人物與動物的對應關系。接著又以擺圖卡的方式,在活動中讓幼兒以“這是……其實呢……他是……”的語言結構介紹自己的家人。

活動下來,我發現對于孩子們感興趣的內容,的確很能激發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猜測、講述都非常的積極,但是我覺得孩子們缺少仔細觀察的能力,都想急于表達,而忽視了觀察,這是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注意引導,培養孩子會觀察時前提,這對我以后的課題,關于看圖講述的研究有一定的幫助。

對于本堂課的重點是讓幼兒嘗試以“這是……其實呢,他是……”的句式,描述自己的家人,在執教的過程中,我發現這樣的句式對于大班幼兒來說略有挑戰性的,活動過程層次比較清晰,但是細節的處理不夠靈活。自我感覺缺乏一定的靈活應變能力,沒能及時進行引導。

我想在今后的語言活動中,我還要不斷提高語言活動中提問的有效性。我想只有有效的提問,才能夠讓孩子們深入作品、打開思路、暢所欲言。幼兒與成人不同,他們的思維更直觀,易被興趣所吸引,也容易疲勞。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更多對提問進行思考,怎樣就類似的問題變著法的提問,始終牢牢抓住幼兒的興趣。還有就是要站在幼兒的角度閱讀作品。文學活動是提高幼兒情感體驗的一個很好途徑,畫面中的細節,我們成人覺得理所當然的、不以為然的,甚至幼稚可笑的,拿出來和幼兒一起分享,反而對他們來說是最貼近生活、最觸動心靈的。我想我要學著做一個孩子,用最原始、最稚幼的眼睛去看繪本,用最純真的心靈去體驗繪本,讓我的所思所想和孩子們的內心產生共鳴。

我為什么叫這個名字
大班科學活動《吹泡泡》活動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70960.html

相關閱讀:《10以內的相鄰數(一)》教學反思
大班語言:我喜歡我自己活動反思
音樂課《黑森林里的故事》聽課反思
大班的故事活動??《小紅傘》
語言活動《四季媽媽和四個娃娃》反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