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老師講述故事的一部分。老師以小鴨的角色,用夸張的語氣和聲調,體現出自己的孤單。然后,突然看到了小兔,引導幼兒大膽發言,小鴨會怎么和小兔打招呼呢?這一環節,小朋友發言積極,但很少有幼兒能用到“請”字。老師及時引導小朋友,“我可是一只有禮貌的小鴨子,我會怎么說呢?”小朋友嘗試后,教師示范,幼兒跟說。這樣,孩子的記憶就更深刻了。
再次,小鴨又遇到了小狗、青蛙。你猜他會怎么跟這些小動物打招呼呢?這次小朋友幾乎全能自覺地用了“請”字。幼兒猜想,這些小動物們會怎么回答呢?老師提醒幼兒,回答時注意禮貌用語,不能答應別時,要說什么呢?(對不起)
然后老師完整講述故事。孩子們聽的很認真,而且也能充分地理解故事的內容。當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通過幼兒活動材料來鞏固學習時,他們基本能說出故事中各角色的對話。能深刻的理解“請、謝謝、對不起”這些詞的含義,并能運用。
最后,請小朋友拿著手偶進行表演,孩子們一組一組地進行,在老師簡單的旁白下,他們都能大膽地表演,真是太棒了!
在活動結束時,及時提醒孩子們,要把“請、謝謝、對不起”用到生活中,對老師、小朋友、爸爸、媽媽及身邊的人都能用,你會變成一個人見人愛、有禮貌的好寶寶!
張小燕
語音活動:《運餡餅》
散文活動《會響的小路》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71766.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圖畫書閱讀設計:月亮的味道
語言活動《小狗抬花轎》教學反思
小老鼠找家
語言活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幼兒園漢語拼音教案:拼讀練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