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過嘗試玩紙魔術發展動手能力,感受魔術帶來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師:以前你們有沒有看到過魔術,是怎么樣的?
幼:劉謙的手穿過玻璃拿硬幣。箱子中的人消失了。
2.師:老師也會魔術,你們信不信?
幼:信。
3.教師用一張白色餐巾紙變成了很多張碎餐巾紙。(手撕)
師:變好了,厲害吧?
幼:不厲害。
4.現在提高難度,請一個小朋友對著我的手來吹一口氣,大聲說:變!
5.教師把很多碎餐巾紙變成了一張完整的餐巾紙。
二、魔術表演——兔子動耳朵。
1.師:這是一張橙色的紙,老師要把它變成一只兔子,信不信?
幼:不信。
師:老師佩服你的懷疑精神。
2.教師用手撕出兔子耳朵,一邊撕一邊講述撕的方法,并讓耳朵動了起來。
師:掌聲呢?
幼兒拍手。
3.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嘗試。
師:我發現有一個小魔術師成功了,請她表演給大家看。你是怎么讓耳朵動起來的?
幼:我先撕出了兔子的兩個耳朵,然后沒有把后面的紙全給撕掉,用手拉的就動了。
4.教師揭示秘密:不能把藏在后面的紙全給撕掉,留一點然后用手摩擦,讓兔子耳朵隨著手的摩擦動起來。
5.請幼兒站起來,表演給客人老師看。
師:現在我們小朋友都成功了,請你們向后轉,給客人老師表演一下。
師總結:通過剛才的表演,你們有沒有發現,再神奇的魔術都有一個小秘密,要認真看。
三、魔術表演——長紙條變形記。
1.教師出示白色長紙條,幼兒觀察。
師:看看這張紙上有什么?
幼:一條線。
2.教師撕掉長紙條后面的雙面膠把紙條圍成一個圈,看到中間有一條線,沿線剪開。
3.師:猜猜看會變成什么?變成兩個一樣大的圓環。
4.出示藍色無線長紙條,擰了一下,兩端連接,中間剪一刀。
師:現在還和剛才的一樣嗎?如果是不一樣的請給我掌聲。(變成了一個大環)
幼兒掌聲。
5.幼兒嘗試操作把長紙條變成一個圓環。
師:有沒有成功的小朋友?請成功的小朋友展示成功的方法。(請幼兒示范,教師從旁解說)
6.教師再表演一次,幼兒認真看。出示兩面顏色不一樣的紙條,一面白,一面紫,擰一下,把白色和白色粘在一起。(加強顏色對比,加強示范效果,關鍵在擰)
7.幼兒再試一次,教師指導。
師:在你們放長紙條的盒子里還有一張長紙條,把它拿出來再試試。
8.請成功的幼兒舉起手給大家看。
師:這個魔術不是老師發明的,是德國的數學家莫比如斯發現的一個規律。
9:推薦好書《幸運的一天》。
四、延伸活動,連在一起的環。
1.教師再拿一張長紙條圍成一個圈,剪一次,變成兩個環連在一起。
師:知道老師是怎么變的嗎?不知道沒關系,下次老師再和你們一起變。
2.請幼兒收拾自己放紙條的盒子,退場。
《彎彎繞繞》主題活動在延伸著
教育隨筆:認識日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72572.html
相關閱讀:運動教學活動??趣玩軟墊(中班)
《有趣的鞋寶寶》教學設計
幼兒辯論活動“給河里小動物喂食”
《裝糖(活動)》教學設計
小班數學游戲:快快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