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實施下來,卻出現了諸多問題。在聽了袁老師的聽課反饋與自己將課前設想及課后效果相比較后,感觸頗深。
1、欣賞的民族服飾是否彰顯了該民族特色?
《綱要》中明確提出:藝術活動要讓幼兒欣賞美、感受美。那么在這次活動中提供給幼兒欣賞的民族服飾首先要讓幼兒感受到美,另外還要具有特色。而我為幼兒提供的是幼兒建構式操作材料上的圖片,圖片色彩搭配和諧,但具有特色的圖案極少,而且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展出后的效果較為模糊,不清晰。這樣的導入很難為后面的環節做好前期鋪墊。如果能從網上搜集、下載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服飾供幼兒欣賞,效果就會很不一樣了。
2、紙張大小是否適合大班幼兒?
每次繪畫時由于8K的繪畫用紙無法在桌上全部鋪開,影響到幼兒作畫。因此總有幾名幼兒要暫時到后排櫥柜進行活動,而且幼兒在一節繪畫活動的有限時間內無法既完成構圖,又完成涂色。
運用文字讓幼兒理解故事??語言《高老鼠和矮老鼠》課后反思
大班繪本閱讀??親愛的小魚課后說課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76931.html
相關閱讀:大班的故事活動??《小紅傘》
音樂課《黑森林里的故事》聽課反思
語言活動《四季媽媽和四個娃娃》反思
《10以內的相鄰數(一)》教學反思
大班語言:我喜歡我自己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