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內容確定為小班藝術活動《大貓和小貓》,先由我執教,師傅聽課。然后我再聽師傅的課,學習后再翻課。這樣,就不是單純的聽完就好了,再次執教肯定會有所收獲。
首先,先來看看我和師傅的教案,同樣的活動卻有著不同的思考。師傅的教案設計讓我發現,原來每一個小小的環節都有它的價值,非常有針對性。要達到同樣的目的,其實有很多更好的方法。
我的教案:
小班藝術活動:大貓和小貓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聲音的強弱、動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現歌曲的力度。
2.嘗試仿編歌詞,體驗仿編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受聲音的強弱,并能用聲音、動作來表現。
難點:能對歌曲進行初步的仿編。
三、活動準備:無
四、活動過程:
(一)聽大貓、小貓的音樂,感知聲音強弱的差異。
師:今天,我們貝貝班會來兩位動物朋友,他們會是誰呢?(教師學貓叫,喵喵喵)
小班活動備課表:撓癢癢
《我是棉花糖》藝術活動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97591.html
相關閱讀:小班音樂活動:小鴨嘎嘎
小班音樂游戲:牧場的小奶牛
小班奧爾夫音樂教案 乘白云蕩秋千
小班音樂:大雨與小雨
小班音樂:會跳舞的跳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