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材不恰當
“選材是開展教學的第一步。只有選材適合了,之后的學習才會順利、有效。”(引用沙老師博客上的話)而我所選擇的這首歌曲《花蛤蟆》是一首山東民歌,是一首小調歌曲,不管是歌詞還是旋律都存在著難度。例如歌詞中四個主要的樂句:“伸著個腿,大粗腰。瞪著個眼,賽燈泡。猛一蹦,丈把高。嘴一張,像水瓢。”其中的“賽燈泡”的“賽”,“丈把高”等詞語都是比較書面化,對于幼兒來說比較拗口的。孩子們在學習歌詞時總要繞幾個彎,想想到底怎么說,因而接受起來非常困難。因此,第一步沒有走好,以后的路就更舉步維艱。
二、教具準備不適宜
1.為了引起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在導入部分播放flash,讓孩子們和蛤蟆一起到荷葉上跳舞。但是flash里的歌詞是沒有簡化的,里面包含兒話音以及蛤蟆叫聲的多種節奏變化,因此只能把聲音靜音,放錄音機里的音樂,在銜接方面以及flash的利用方面都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沒有辦法讓幼兒在學習歌詞時欣賞flash。
2.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四個主要樂句即蛤蟆的四個動作,教師準備了四幅漫畫,正好對應四個樂句。但是可能因為是漫畫的原因,沒有鮮艷的色彩,沒有抓住孩子們的興趣。同時,在“瞪著個眼,賽燈泡”,“嘴一張,像水瓢”這兩個樂句上,教師可以采用聯想法,把燈泡和水瓢也畫在邊上,這樣可以讓幼兒少轉一個彎,不用去費勁地想瞪著個眼像什么,嘴一張像什么,可以降低難度。
三、教學缺乏策略
在教授歌曲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圍繞四個樂句即蛤蟆的四個動作來展開,從一開始孩子們的表演中提取歌詞有關的動作到出示四幅漫畫學習歌詞到根據旋律配歌詞,
《生活的數字》數學活動教學反思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活動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06242.html
相關閱讀:音樂課《黑森林里的故事》聽課反思
《10以內的相鄰數(一)》教學反思
大班的故事活動??《小紅傘》
語言活動《四季媽媽和四個娃娃》反思
大班語言:我喜歡我自己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