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家里每個人都圍繞著他們轉。因此,接受稱贊對他們來說是經常性的,但卻極少聽到他們給予別人稱贊。他們是否能正確地給予和接受呢? 針對這一現實情況,我們設計了一些社會活動,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對別人的長處,應及時給予稱贊,而被稱贊的幼兒,應了解怎樣去接受稱贊。
活動目標:
1.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2.使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去稱贊別人。
3.教育幼兒知道要關心同伴,大膽與同伴交往。
活動準備:
故事《稱贊》,玩具,球,繩子,拋接器,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1 隨機表揚,引入活動。
。1)教師隨機表揚幼兒,讓幼兒講講聽后的感覺?
(2)你們知道表揚還可以說是什么嗎?(稱贊)稱贊也是發自于內心的對別人的一種贊揚、表揚,
2 幼兒嘗試稱贊別人。
。1)幼兒回憶別人的稱贊。
有人稱贊過你嗎?是怎么說的?
(2)對別人的稱贊。
3。聽故事《稱贊》,了解怎樣去稱贊別人。
(1) 聽故事,并猜小動物是怎樣互相稱贊的,并學習。
(2) 明知做得不好還要稱贊?
(3) 你稱贊過別人嗎?你是怎么說的?
小結: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稱贊,當別人做得不夠好時,我們更應該找出優點,去稱贊,鼓勵,那樣別人就能得到快樂,獲得成功。
4,幼兒間的互相稱贊,
。1)請幼兒試著說出對同伴的稱贊。
。2)自選活動。
(3)看剛才的錄像,對同伴進行稱贊。
5, 游戲《交朋友》。
幼兒隨音樂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稱贊同伴,然后輪換朋友。
6, 小結。
《稱贊》反思
針對現代孩子普遍存在的缺陷(設計意圖中提到的),我設計了"稱贊"的活動,旨在讓幼兒明白生活中要學會給予和接受稱贊。以下是我的反思:
以"稱贊"為主線,組織教學
活動開始,我便稱贊幼兒:手指游戲做得很好,表情好看,我很喜歡,這次活動就在我的稱贊中拉開序幕。
活動過程中,緊緊圍繞"稱贊",提出問題:故事中誰稱贊誰?怎么稱贊的?并請幼兒學習稱贊的話。學習之后又提出新問題:為什么要稱贊別人?這一問題讓幼兒不知所云,而這正是孩子和許多家長不明白的。故事中的一句話讓人釋然:是你的稱贊讓我有了自信。所以我個人認為真正的理解在于多次運用稱贊的基礎上建立的,因此后面設計了相互稱贊的環節。
最后的環節是:拓展延伸,學著稱贊,讓幼兒當場互相真心的稱贊對方。這一練習目的在于幫助幼兒再次體會"稱贊"所具有的神奇作用。激勵幼兒敢于向他人表達自己的心里話,善于將自己真誠的稱贊送給他人。
以"稱贊"為依托,讓幼兒學會欣賞
活動的最后,幼兒能從別人的活動中找出不同的優勢,從而去稱贊別人。如:她跳舞很認真,表情好;他拍球一個接著一個等。這幾句話對我班幼兒講是一個很大的飛躍,從不稱贊到稱贊,最后能找出優點稱贊,層層遞進深入,逐步感受被別人稱贊很快樂,稱贊別人更快樂。最后為幼兒創建展示互相稱贊的平臺,現場稱贊你想稱贊的人,表達對別人的羨慕贊賞之情,使幼兒情感得到升華,落實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
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得不夠大膽,這與年齡和積累有關,在稱贊聽課老師時,孩子們很難有話說,這說明他們還不善于觀察別人,也缺乏主動接觸別人的意識,這是今后教育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79715.html
相關閱讀:音樂課《黑森林里的故事》聽課反思
大班的故事活動??《小紅傘》
語言活動《四季媽媽和四個娃娃》反思
《10以內的相鄰數(一)》教學反思
大班語言:我喜歡我自己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