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基于主題背景下的思考:本活動是在小班主題“甜甜蜜蜜”中生成的一節歌唱教學活動。在本主題活動中幼兒嘗過甜甜的糖果,做過香香的餅干,探索過甜甜和咸咸的主要特征,在看一看、嘗一嘗、說一說中體驗到了甜甜蜜蜜的快樂。在孩子有了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歌唱教學來演繹食物的不同味道,是十分有趣并能滿足孩子的學習需要的,對整個主題活動中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是十分重要的。
對教材價值內涵的分析:此歌曲內容形象生動、活潑有趣,歌曲中節奏突出的動詞點點點,使得歌曲充滿游戲性,同時在歌曲最后一句中出現的象聲詞和便于變換的不同表情,使得整個活動富有趣味性,也為歌唱增加了難度。此歌曲的選擇即滿足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滿足小班幼兒最近發展區的需要,便于幼兒理解與掌握。
對幼兒歌唱教學的實踐思考:基于幼兒園歌唱教學的實踐,我們認為,每一個音樂活動都應該是從體驗著手的,是孩子根據“生活化經驗”自發的一種體驗,使得學習的過程既不帶任何功利心,又簡單愉悅。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選用了酸、甜、辣三種表情,通過“點豆豆”的游戲與幼兒進行互動學唱,使得重復多變的歌唱顯得不那么單調而增強了趣味性,以此來促進幼兒主動地學習。最后,讓幼兒再嘗嘗還有什么味道的豆豆來拓寬幼兒的經驗,繼續延續游戲的創編。
活動目標:
1、在“點豆豆”的游戲情境中熟悉歌曲旋律,自然學唱歌曲。
2、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根據不同味道的豆豆做出相應的表情和動作。
3、體驗與同伴、教師一起歌唱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有吃過酸、甜、辣等味道的豆豆。
2、物質材料的準備:三張大的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的圖片;一條有多個口袋的圍裙,里面裝有酸、甜、辣三種味道的豆豆;表情豆豆人手一份;配班鋼琴伴奏。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設置懸疑。
1、回憶已有經驗,幼兒講述豆豆的不同味道。
教師:你們有沒有吃過好吃的豆豆?你們吃過什么味道的豆豆?
2、教師小結:原來豆豆的味道這么多。有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教師出示大的三種味道的豆豆圖片)
3、提出懸疑:猜猜好吃的豆豆藏在哪里,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教師:今天張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小豆豆,你們想不想吃?想吃的話先猜看好吃的豆豆藏在哪里?那讓我們一邊唱好聽《點豆豆》的歌曲,一邊看看豆豆是不是真的藏在這里面。
二、在“找豆豆”的游戲情境中熟悉歌曲旋律,分段自然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演唱歌曲第一段,找到甜豆豆。
教師:這是什么豆?
2、教師跟著節奏示范品嘗甜豆豆,并用動作來表現,幼兒模仿品嘗甜豆豆,并作出相應的表情。
教師:甜豆豆吃到嘴巴里會怎么樣?我來嘗一嘗。你們想不想嘗一嘗?看看吃完后誰最開心。
3、教師依次示范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找到酸豆豆和辣豆豆,幼兒自然學唱。
教師: 還有哪里會有豆豆?我們一邊唱歌一邊點豆豆,看看能不能再點出不同味道的豆豆來?
教師:我們已經找到了甜豆豆、酸豆豆,還會不會有不同味道的豆豆。空堃幻變荷蟻睃c豆豆。
三、師幼互動玩“點豆豆”的游戲,滿足幼兒歌唱的樂趣。
1、教師分不同味道的豆豆給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教師:我的豆豆都點完了,把你的豆豆也拿來點一點,引導幼兒從椅子底下拿出豆豆貼到身上。
2、教師跟著歌曲節奏點幼兒藏的豆豆,自然引導幼兒集體品嘗點到的豆的味道,
演唱歌曲并做出相應的表情。
教師:你們幫我來唱我來點,點到誰的豆豆我們就一起來嘗一嘗。
3、請一名幼兒來點,大家一起演唱歌曲。
四、活動延續,延續幼兒繼續創作表情的樂趣。
教師:瞧,今天 張老師還帶來了這么多豆豆,我們一起去教室里嘗一嘗,看看還有什么不同的味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95804.html
相關閱讀:小班音樂:大雨與小雨
小班音樂:會跳舞的跳跳糖
小班音樂游戲:牧場的小奶牛
小班音樂活動:小鴨嘎嘎
小班奧爾夫音樂教案 乘白云蕩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