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的回答中發現我班的幼兒模仿能力很強,一個人說了什么,后面的答案都是大同小異,想像力不夠豐富。之后,我引出故事,把故事完整的講述了一遍。我再次提問幼兒,“在故事中你聽到了什么?”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上幼兒的思維就廣了,把聽到的內容都講了出來?接著我又展示了圖片,一邊展示一邊再次把故事講述一遍,其間問了很多問題。提問:小蘋果樹發生了什么變化?幼兒很聰明的回答了這個問題。“開花了,結果了,蝴蝶飛來了,蜜蜂也來了。接著我又講述故事第二段,提問“蘋果樹又發生了什么事情。”“結出了蘋果大鳥來了,小鳥也來了”每段故事講完便提問“小烏龜在去看爺爺的路上,這棵樹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小朋友們看著掛圖,用完整的語句將它們一一講述。
最后一個環節,提問“小烏龜送給爺爺蘋果,爺爺吃了非常的開心”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小烏龜是怎么樣的?”尊重老人幼兒能講出,讓家人開心。這要平時詞語積累豐富的幼兒才能答上。最后結題以延伸活動讓幼兒也要向小烏龜學習,回家后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送送禮物,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總體這節課總算順利的完成了。課程當中還是有很多不足,比如:1、在第一個環節時,應該讓幼兒自己先看掛圖,看圖上發現了什么,在此基礎上教師在加以添加,把故事融合進去。2、教師講課的時候應該要坐著,不要在站在幼兒面前,使得給他們太多的壓力。3、段好段之間沒有很好的融會貫通。4、教師要適當的給與表揚,這樣幼兒才有動力。作為新教師,每個人還是有很多的不足,以后再教育的過程中會慢慢吸收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706849.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圖畫書閱讀設計:月亮的味道
小老鼠找家
幼兒園漢語拼音教案:拼讀練習(二)
語言活動《小狗抬花轎》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