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班歌唱《好媽媽》案例分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小班音樂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活動簡介:《好媽媽》是一首表達對媽媽關愛的歌曲,是一首充滿感情的歌曲,非常經典、好聽;顒釉O計過程中,考慮到部分家長在家可能已經教過孩子這首歌曲。為了班級幼兒整體能力的提高和發展,歌唱活動前教師通過“播放旋律”的方式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發現個別幼兒聽到旋律后能唱出歌曲的部分歌詞。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便將活動是環節設計為:

㈠情景表演⒈激發興趣 ⒉熟悉歌詞

㈡學唱歌曲 ⒈完整欣賞⒉輕聲哼唱⒊完整學唱⒋感情演唱

㈢關愛媽媽 表達對媽媽的愛
過程描述與分析:

⒈情景表演

描述:請搭伴老師扮演“媽媽”、中班幼兒扮演“寶寶”。根據歌詞內容表演媽媽下班后,寶寶關心媽媽的情景。

分析:活動開展過程中,導入部分的情景表演生動、形象,幼兒很喜歡。表演過程中的語言結合了歌詞的內容,有助于幼兒熟悉和理解歌詞。在幼兒了解歌詞內容后,可以再欣賞一次“情境表演”,可以加深幼兒對歌詞的學習和情感的體驗。

⒉學唱歌曲

描述:第一遍完整欣賞歌曲時,便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跟著老師唱起來。這時老師語言上一帶而過地表揚了這部分幼兒,而是繼續按照最初的設計在繼續下面的環節:輕聲哼唱、完整學唱、感情演唱。雖然每次學唱前教師都會相應地提出要求,但這樣的要求難度似乎低于幼兒的已有經驗,整個過程中教師始終是彈琴帶幼兒學唱,與幼兒的近距離互動比較少。因為幾遍下來幼兒都會唱了,所以在后來的反復演唱過程中,部分幼兒的注意力不再集中。

分析:

⑴在發現幼兒的經驗比預設的要豐富許多時,教師繼續著原來的活動內容,過于模式化了,這對部分已經會唱的幼兒的能力和發展沒有根本的提高,可以說是無效的設計。

⑵為了滿足幼兒整體能力的提高和發展,教師應該在幼兒已有經驗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的設計才有意義。

⑶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是彈琴帶幼兒學唱。不僅疏遠了和幼兒之間的距離,對幼兒體會個歌曲的情感和歌唱時的情感表達也有很大影響。

調整:

⑴豐富歌唱的形式:分角色情景表演。

①幼兒分角色表演

請部分較快學會歌曲的幼兒來扮演“寶寶”,不太熟練的幼兒“扮演媽媽”。情景表演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形式,在分角色表演過程中,不僅可以幫助幼兒較好地學唱歌曲,也是引導幼兒傾聽同伴聲音的絕好機會。

②師幼分角色表演

教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寶寶”。這樣的形式富有趣味性,不僅可以滿足幼兒對表演的熱情,也可以拉近教師和幼兒之間的距離,增進情感的交流,也能自然地進行有感情的演唱。

⑵學唱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學唱的具體情況選用鋼琴伴奏和錄音伴奏。有選擇地運用伴奏可以更好地引導幼兒學唱。發現演唱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把那幾句提出來,用鋼琴伴奏的形式帶幼兒學唱。

⑶教師的情緒很關鍵,會影響幼兒的積極性,影響整個活動的效果。不管什么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都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微笑著與幼兒互動。教師的情緒影響效果會比直接的說教要好的多的多。

⒊關愛媽媽

描述: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表述生活中對媽媽的關愛,幼兒表述的還是挺好的。

分析:幼兒的生活經驗比較豐富,家長也比較重視引導幼兒學習關愛長輩。希望幼兒能夠將愛的情感一直延續。
教師思考:音樂教學活動的重點不僅僅是讓幼兒學會演唱歌曲,音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人際間交往的機會,滿足人的交往需要。人們可以通過音樂彼此溝通并建立感情上的和諧關系。這一點已為人所共知。成人與兒童,兒童與兒童之間的音樂交往,可以給幼兒提供大量人際交往的機會和經驗。因此,教師應該圍繞重點,設計有層次的教學,幫助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獲得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達成教師預設的教育目的。

幼兒發展:體驗敘事性歌曲的演唱風格,掌握演唱規律。能夠結合手指動作加強對歌詞的記憶,能夠自主創編歌曲,并能積極地進行演唱和表演。

理論借鑒:幼兒園教師教育叢書——音樂教育 《綱要》藝術活動的指導要點

《五只小鴨》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兒童歌曲,對大班的幼兒來說,學習《五只小鴨》是比較輕松的。歌詞是采用很有規律的固定搭配形式,大班的幼兒已有了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他們懂得在事物中尋找規律,因此,他們能夠很快就掌握歌曲的演唱方式?墒,也正是因為歌曲比較簡單的緣故,很容易使得大班的幼兒失去對活動的興趣,對我們新教師來說,如何維持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經驗分析:大班的孩子對陌生的事情的好奇心是很強的。他們比較喜歡挑戰高難度的事情,一旦他們覺得某件事情做起來很容易,沒有挑戰性,他們就會失去對這件事情的關注和興趣。《五只小鴨》的歌詞雖然有六段,但是歌詞中重復的部分比較多。在之前的幾次音樂活動中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一旦某首歌曲中歌詞重復的很多,那么幼兒從第一段唱到最后一段的時候,幼兒唱歌的聲音會越來越輕,因為大多數幼兒都失去了對活動的興趣。如何讓幼兒在這次的音樂活動中發揮最大的主體性和積極性?針對此問題我是這樣做的。

第一步:出示歌曲圖譜引起興趣。

提供:歌曲圖譜。

重點:觀察圖譜,明白圖譜所表示的意思。

設計意圖:為完整記憶節奏、歌詞做準備。能夠大膽表達自己對圖譜的理解。

第二步:學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規律性并加入手指動作。

提供:教師自編手指游戲。

重點:掌握歌曲的旋律及前三段歌詞,能用手指游戲進行表演。

設計意圖:發現歌曲的規律性,為創編后三段歌詞做準備。

第三步:創編歌曲,進行角色扮演。

提供:小鴨子頭飾。

重點:創編后三段歌曲,能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歌曲。

設計意圖:能夠通過自己尋找到的規律完成歌曲的創編,并且積累按情節有目的進行表演的經驗。

這三步過程的設計使得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更加自然的過渡,同時,也避免了孩子們興趣不足的問題,讓孩子們能夠發揮自己的主體性,積極的投入活動。

《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提出,幼兒園的音樂活動應具有游戲性,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的貫徹你這一原則,給孩子創造一個快樂寬松的音樂活動環境。
音樂活動“母鴨帶小鴨”;顒幽繕耍耗苡悯嗖奖憩F鴨子走路的基本姿態;能用手部動作創編鴨子走路的動作、神態,表現小鴨在母鴨的帶領下親密嬉戲的幸福感。

從上周備課開始,我就是皺著眉頭看這次活動安排的。因為自身能力有限,一直以來,我對音樂活動都是望而卻步的。以前的時候,音樂活動都是安排給同事,可是新學期開始,園里制定了課程表,要求必須按照課程表的規定來組織活動,不可以隨意調換課。我很想和同事換換上課的時間,可是這又并非一兩日的事情。所以,我真切得體會到了什么叫做“趕鴨子上架”!

首先跟同事請教,什么叫做踵步,看了看,原來就是我們平時做的小鴨子走路的樣子,心里多少有了幾分底。可是律動活動離不開老師的清唱,看看曲譜就知道這首歌曲在我的音高范圍之外。怎么辦?以前會采用偷天換日之法,自己降個調清唱,請孩子唱的時候,再讓他們跟琴唱。好在還能蒙混過關,可是現在孩子們慢慢的長大了,對音樂的感知力也強了,如果我再用這種方法無疑會對他們造成誤導,對以后的學習活動是不利的。翻翻音樂光碟,有這首歌,那么就只能用另一種方法了,讓孩子多聽,自然就學會了。而且這次活動重點在于動作表現,唱還是其次的要求。就這么辦了!

盡管自己已經有了一套小九九,可是緊張還是免不了的,前一天晚上我就在腦子里想象動作的編排,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引領孩子們。想著只要放開了做,應該不會很難看!

真正開始組織活動的時候,遠比我想象中要順利,當然還是生成大于預設。

首先請孩子們欣賞音樂,我采用了分段欣賞的方法,糅合了語言活動的組織方式。先請孩子們聽前半部分,告訴我聽到了什么,是純粹的小鴨子叫。然后讓孩子們聽著這一段來模仿小鴨子是怎么走路的。領著孩子們用踵步來表演小鴨子走路。反復練習過程中,孩子們已經學會了這一部分。

然后請孩子們坐下來,猜測:小鴨子這是要干什么去呢?卓翰說要去散步,好,就去散步。我領著孩子們繞著活動室走了一圈,坐下來休息休息,繼續欣賞音樂后半部分,討論:你又聽到了什么?孩子們說聽到了游來游去和母鴨,小鴨。

自然而然的,小鴨子跟著媽媽散完步要去游泳了,他們是怎么游泳的呢?請個別孩子表現,大家一起來學。游泳的時候,小鴨子還會做什么呢?會捉魚吃,會理理羽毛等等!

完整的聽音樂,散步,游泳,捉魚吃;顒舆M行到這個環節,孩子情緒已經調動起來,場面有點難以控制了。因為他們不再滿足于散步,開始扎堆游泳了。這也是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愛往人多的地方擠。盡管我已經提前說過,游泳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可是還是有七八個孩子往一個方向游。我本想過去一個一個從地板上把他們揪起來,問問他們有沒有聽清楚我的要求的?墒莿拥囊凰查g想到了前一天晚上看到的一句話:要注重語言的幽默性。所以,我站在一邊,悠悠的說了一句:“這里有很多魚嗎?”孩子們先是一愣,馬上就意識到了,四散開到別的地方去找魚了。

忍不住小小的竊喜,誰說孩子聽不懂弦外之音?誰說孩子一定要用高分貝控制?這輕輕的一句話,照樣能取得好的效果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747397.html

相關閱讀:小班音樂活動:小鴨嘎嘎
小班奧爾夫音樂教案 乘白云蕩秋千
小班音樂游戲:牧場的小奶牛
小班音樂:大雨與小雨
小班音樂:會跳舞的跳跳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