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學會這樣的詩歌又過于簡單,怎樣來挖掘這首詩歌里所蘊含的深層次的東西呢?我認為,將該詩歌作為欣賞的載體,注重讓幼兒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并通過自己的聲音、表情及肢體語言來表現作品所體現的恬靜、優美,把握詩歌語流的變化,體驗語言所體現的美感。因此,我將的重點定位于: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領略詩歌中的語言美和感受詩歌中的意境美。將難點定位于:通過自己的聲音、表情及肢體語言來表現作品所體現的恬靜、優美。下面就其中一小段的朗誦學習進行分析:
片斷:
學習理解、朗誦“夢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我多么想知道,想把它們找到!”這一句詩歌。
……
T:“夢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這兩句話是誰說的?對誰說的?
S:找夢的小朋友說的;好象是對他自己說的。
T:他在說的時候知道夢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845581.html
相關閱讀:小老鼠找家
語言活動《小狗抬花轎》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幼兒園漢語拼音教案:拼讀練習(二)
幼兒園圖畫書閱讀設計:月亮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