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風風雨雨”,加深幼兒對氣象特征的理解。
2、嘗試對所學的字進行組詞和擴詞,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識字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風、云、雨、雪圖片以及相應的文字和字卡。
2、兒歌的伴奏錄音等。
活動過程:
一、 師出示圖片,并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
1、今天天氣真好,哪我們看看這四幅圖片,表現的是哪四種自然現象呢?
2、想一想、猜一猜這是什么漢字?師逐一出示“風、云、雨、雪”這四個漢字,幼兒認讀數遍;師并將文字分別放在相應的圖片下方。接著再認讀“蛤蟆”兩字,幫助孩子發準每一個字音。
二、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了解認識各種自然現象,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1、剛才我們認識了“風、云、雨、雪”這四種自然現象,你還知道哪些呢?
2、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說出“閃電、雷、霧、彩虹”等,師出示相應字卡;并帶領幼兒讀一讀。
3、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不僅能說出許多自然現象,而且還知道了這些自然現象的文字是怎樣的。
三、 閱讀漢字及擴詞講述活動。
1、引導幼兒重點觀察“雨”和“雪”有什么相似之處?(“雪”字上有雨字頭)。
2、師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組詞活動。如“風”字,問:你看到過什么樣的風?你還知道有什么風?(大風、小風、狂風、暴風和龍卷風)等。
3、分別再出示“云、雨、雪”字,鼓勵幼兒積極擴詞。
四、 學習游戲兒歌“風風雨雨”。
1、聽賞一遍有趣的兒歌錄音:“風風雨雨” 并出示兒歌全文。
2、幼兒跟老師一起邊學念邊表演兒歌2~3遍。
五、游戲活動:風風雨雨
1、教師簡單地講解游戲規則:大家要看老師出示的漢字卡片,讀出漢字,并說出是什么來了,當老師說到最后一個字時,孩子可任意擺一個姿勢,不能說話也不能動,誰動了,老師就輕輕地拍他一下,該幼兒就停止游戲一次。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進行大膽表現。
2、要求幼兒能仔細地觀察老師手中的字卡,能根據字卡迅速地變化游戲中的動作,表揚部分幼兒大膽形象地用肢體動作進行的游戲表現。
附兒歌: 風風雨雨
風來了,雨來了!
云來了,雪來了!
蛤蟆敲著鼓來了!
認一認,讀一讀,
讀不出來跳個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855696.html
相關閱讀:小班音樂游戲:牧場的小奶牛
小班音樂活動:小鴨嘎嘎
小班奧爾夫音樂教案 乘白云蕩秋千
小班音樂:會跳舞的跳跳糖
小班音樂:大雨與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