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讓孩子學會管理憤怒?
人的一生中,攻擊性最初開始于幼兒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還無法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比起其他時候,攻擊性更容易比較強。
讓孩子在幼兒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很有必要,否則愈演愈烈的攻擊性情緒可能影響他將來和同學、朋友以及家人的關系。
一項研究也發現:童年具備攻擊情緒的人群中,有 1/7 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出現學業不佳、失業、暴力傾向及精神障礙等問題。與其他的情緒反應類似,憤怒會引起血壓升高和體內激素(如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
讓孩子學會憤怒管理,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消解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還能減輕因此帶來的不良心理和生理反應。
下面介紹一下幫孩子管理憤怒的四個建議:
一、讓孩子學會合理表達憤怒
一味壓抑憤怒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孩子能將憤怒的情緒很好地表達出來,就不大可能出現過激爆發的情況。
嘗試和孩子好好地溝通,他可能就會對你說:「我生氣是因為……」。
在日常生活中,爸媽們應該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需求,讓孩子自己思考一種既能滿足自己又不傷害他人的方法。
在鼓勵孩子表達需求的同時,也可以這樣引導孩子去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1. 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在孩子平靜或開心的時候跟他們交談,讓他們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之后也要鼓勵孩子把生氣時候的感受說出來。
2. 讓孩子觀察他人的感受
平時還可以教導孩子去辨別他人的情感,比如看電視的時候可以對孩子說:「這個人看上去很生氣」,這種方法也能幫助孩子感受他人的情緒。
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讓孩子注意力轉移到他們感興趣的積極的事情上,也有助于化解憤怒的情緒。
不過,這種方法對稍微年長一點的兒童或青少年來說比較實用。
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憤怒,然后讓他們做一些積極的事情來化解憤怒。
比如,你可以讓孩子通過畫畫或者寫日記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無論讓他生氣的原因是什么,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面對自己的憤怒。
三、讓孩子學會平復情緒
每個孩子都應該學會如何平復自己的情緒,并控制外在的行為。
1. 改變環境
當孩子憤怒時,可以另外找一個房間讓孩子呆著,讓他從憤怒的環境中抽離出來,休息一會兒平復情緒。
2.運動療法
對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深呼吸、到戶外散步、獨處、做瑜伽、武術或者其他鍛煉也有助于幫孩子平復情緒。
如果孩子對這些活動感興趣,在平時就可以讓他進行一些身體訓練。
有的孩子對訓練課程反應比較好,就可以讓孩子嘗試空手道或其他武術鍛煉;
有些孩子則比較適應輕松的活動,比如瑜伽或冥想,這可以讓他們把注意力放在呼吸和肌肉伸展上。
四、原則性問題不能縱容
一味壓抑憤怒是不好的,但也不能為了讓孩子發泄情緒就放縱孩子的不良行為,這反而會鼓勵孩子反復做出不當的舉動。
如果孩子任性地發泄情緒,爸媽應該理性處理,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
比如,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把自己的玩具弄壞,就不要立即給他換新的玩具。又比如,他發脾氣弄壞了家人或別人的東西,事后應該讓孩子多做些家務活或者在能力范圍內進行補償。
何時需要求助醫生?
可靠的心理醫師或心理健康專家會通過各種方法幫助你和你的孩子,改變孩子的思維和處事方式,從而改善他的行為。
所以,當你的孩子常常情緒失控,甚至影響了他和家人朋友的關系,而身為父母你又對此束手無策的話,應該及時向專業醫生求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192807.html
相關閱讀: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