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模仿,開發寶寶智商、情商的鑰匙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模仿式教育可分為動作式模仿(肢體語言模仿)和聲音式模仿。如果父母采用適當的肢體語言與寶寶進行交流會更好地促使寶寶語言功能的發展,同時,也會促使寶寶更加清晰準確地表達他的意思。例如,寶寶說“MaMa”就可能包含了三種意思,即可能是寶寶叫媽媽,也可能是寶寶要喝牛奶(Milk)或者寶寶想要更多東西(More)。在學習使用肢體語言之后,寶寶就可能用小手指著媽媽,或者牛奶或者他想要的別的東西,那么借助肢體語言,寶寶就可以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1、模仿肢體語言的作用
研究表明,肢體語言和模仿肢體語言有助于寶寶智商和情商兩方面的發展。寶寶在模仿中可以對位于大腦左半部的語言皮層和位于大腦右半部的視覺神經運動皮層同時進行刺激和鍛煉,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寶寶手眼之間相互配合的協調性。尤其在8個月以后,寶寶運動機能發展相對比較迅速,手和手指的運動越來越自如,同時寶寶對周圍事物的興趣更加濃厚,因此,只要寶寶手可以觸摸到的東西,他都要嘗試著用手去摸一摸,甚至還要把東西塞入口中啃一啃,嚼一嚼。好奇心和模仿欲是3歲內寶寶最明顯的特征,因此爸爸媽媽可以利用寶寶這一特征,嘗試在與寶寶交流時使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讓寶寶有更多的機會去模仿。
例如,媽媽在喂食寶寶的過程中會發現寶寶常有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拒絕吃飯的現象,寶寶之所以這樣,主要原因是他被周圍有趣的事情所吸引,影響了他進食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媽媽可以采用模仿游戲的方法調動寶寶吃飯的積極性。比如,媽媽先吃一勺飯然后做出品嘗到美味可口食物的表情,再喂寶寶一勺飯,這樣,寶寶看到媽媽生動有趣的動作就會感覺十分好奇,于是他就會模仿媽媽吃飯的動作和表情。當寶寶吃進一口飯后,媽媽要及時鼓勵寶寶,并利用各種表示贊賞的肢體語言向寶寶傳達媽媽贊賞的意思。用肢體語言表達父母的關愛之情,這是美式育兒啟蒙教育特別強調的一點。比如美國父母經常會通過對寶寶輕柔的撫摸,輕輕的親吻,友愛的擁抱,以及適當的身體接觸例如握手等,來向寶寶傳遞和睦友愛的氣氛,而寶寶也會通過模仿父母的行為學會如何去更好地關愛別人!

2、模仿語言的作用
語言的模仿也對寶寶的啟蒙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即對聲音作出反應階段、模仿發音階段和用語言表達思想階段。針對這三個階段的不同特點,父母應注意多多引導,讓寶寶的語言模仿能力得到更加迅速的發展。處在語言模仿第一階段的寶寶會在聽到談話、音樂或者玩具發出的聲音時伴隨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因此,父母可以通過多和寶寶對話,給寶寶聽音樂,為寶寶提供各種可發聲玩具等激化寶寶對發音的興趣。進入語言模仿第二階段的寶寶對周圍各種聲音的反應更加敏感,常常會嘗試學習模仿,這時,父母可以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寶寶練習發音,讓寶寶通過不斷地模仿正確發音,進行模仿語言的基本積累。處在第三階段的寶寶可以用語言表達基本的意思。父母除了多與寶寶交流,為寶寶提供各種人工聲源促進寶寶聽力與語言發展之外,還可以通過模擬自然界的聲音來訓練寶寶的聯想能力,例如父母可以教寶寶模擬“嘩嘩”的流水聲,“隆隆”的打雷聲等等。在模擬自然界各種聲音的過程中,父母還可以指導寶寶配合各種動作來全面鍛煉寶寶的感覺器官。

父母是寶寶的第一任啟蒙老師,父母給予寶寶什么,寶寶就學習什么。如果父母能給寶寶樹立良好的模仿榜樣,那么寶寶就會成為一顆優良的種子,在父母創造的優雅環境中長成參天大樹。

模仿,寶寶感知世界的第一步從某種意義上說,寶寶就像一團彈性極大的泥,爸爸媽媽則是為這團泥進行雕塑的藝術家。他們用語言和行動這把雕塑刀在潛移默化中為寶寶雕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70630.html

相關閱讀: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