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學生在寫作文時常有“無米之炊”之感,究其原因,就是不能喚醒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經驗。為此,我們寫作文的時候就應積極喚醒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和對文三閱讀的感悟。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個人觀察、思考的角度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如能把這種獨特的感受寫進作文,那么,這樣的作文就一定會放射出個性的光芒,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然而,我們大多數學生在寫作文時養成了人云亦云的怪毛病,在審題、立意、選材等一系列的寫作過程中沒有喚醒自己的生活體驗,編造一些虛偽材料,使作文毫無生命力。其實,在寫作文時,我們從看到作文題目起就應該喚醒、激活生活體驗,搜索生活經歷中與文題相關的內容,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工,整理成文。今年開學初,我讓學生寫一寫寒假見聞。大多數學生都是寫人們喜氣洋洋過年的氣氛,從而歌頌黨的富民政策。而另有一位學生說她想起了正月里拜年的一件事:正月初一,她和爸爸去姑爹家拜年,可一進門,往年那種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情景不見了,只見屋里冷冷清清。她偷偷向爸爸打聽原因后才知道是姑爹現在退居二線,沒有權力。于是她把這見聞寫了習作《怪事》,結果在報紙上發表了。喚醒生活體驗,就有原汁原味的、活生生的生活材料,加工成作文就能充分表露個性。
如果說喚醒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是寫作中的“創新”,那么,喚醒學生對文本閱讀的感悟就是寫作中的“守舊”。因為我們大多數學生對文本閱讀的感悟還不能從主題思想上去感悟,只是從文章的表現形式、語言、修辭、結構、情節等文本表象上去感悟。但是,這種“守舊”,這種表象感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寫作文時光有對生活獨特的感悟是不行的,還必須用優美的語言、巧妙的構思表達出來。這就是說寫作文時需要喚醒我們對文本閱讀的感悟。
由此可見,在不斷運用寫作文新路子的同時,喚醒對生活的感悟,喚醒對文本閱讀的感悟是大有益處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uowen/xiezuo/12826.html
相關閱讀:少教多學之以讀促寫式作文教學探討
寫應該避免的幾個問題
善用佳句出美文
描寫人物外貌的指導課
材料審題立意的兩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