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教 案
題
第二十五 關注我們的家園目的
1.了解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 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資現狀和相應的保護措施,認識合理利用資的重要性;了解我國的自然保護區,理解自然保護區的概念以及建立自然保護區的意義。
2.通過閱讀教材和外查找資料,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獲取、選擇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的重要作用、破壞因素和相應的保護措施的討論,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過了解我國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通過了解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的重要作用,滲透熱愛自然的教育;通過認識保護 自然的緊迫性,滲透責任感的教育。重點難點
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的重要作用、破壞因素和相應的保護措施教學方法
講授法 多媒體法教具準備
教 學 過 程
1.上之前,要求學生預習教材內容,并可根據教材內容作相應的材料擴展,以便正式上時討論交流。
2.正式上時,教師可通過復習生態平衡的概念以及對生態平衡的維持引入新,提出“環境保護”的題。同時指出保護環境一方面要防止環境污染,另一方面要對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進行保護。本節主要研究對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的保護。
3.對于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的保護,采用學生討論和發表意見的方式進行。學生討論時,圍繞三個問題進行:一是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的重要作用,二是我國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的狀況及破壞因素,三是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保護的相應措施。對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的保護可以分開進行討論,也可以同時進行討論。最后歸納出知識要點(見下表)
項目
知識點
具體內容(略)
森林的保護
森林對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作用
提高全國森林覆蓋率的指標
提高森林覆蓋率的具體措施
草原的保護
草原的三大功能
草原植被的破球因素
保護和合理利用草原的措施
野生動植物資的保護
我國野生生物資的狀況
我國特有珍稀動物和植物
我國野生生物面臨的危險
我國保護野生生物資的措施
4.對于“自然保護區”內容的教學,首先應從環境保護的總前提下,提出建立自然保護區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除建立自然保護區外,植樹造林、制定有關法律法規等都是環境保護的手段。
自然保護區的概念教學,可以從“自然保護區保護的對象”和“由國家劃定”兩個角度入手分析,給出自然保護區的概念。之后,可以由教師介紹或由學生列舉一些我國的自然保護區及本地區的自然保護區,并分析列舉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對象,這樣一方面可以將自然保護區的概念具體化,同時在此基礎上引申出建立自然保護區的意義。
最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保護自然是不是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自然?通過引 導學生分析具體的實例(如森林的合理采伐、魚塘的適量捕魚等),使學生認識 到,只有遵循生態系統的客觀規律、只要遵循生態系統的客觀規 律,就能夠有效地保護自 然。
5.總結時,教師要重申:建立 自然保護區是進行自然保護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更多的時候應該在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自然環境和資。只有遵循生態系統的客觀規律,從長遠觀點和整體觀點出發綜合考慮環境的保護,才能有效地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發展。
三、本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本節為全程的結束篇,容易被忽視,教師對于本節內容的教學應從全書的高度上予以重視,按照生態學的觀點,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生態學知識,學會去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樹立起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
2.本節教學過程中,學生討論的內容很多,并且討論內容的范圍很廣,學生討論時可能會有一些與教材內容相距較遠的內容,教師不應簡單地否定,而應以參與討論的平等身份發表意見,引導學生的討論,最后歸納出 知識內容的要點。
3.本節教學中,觀點和情感教育的內容很多,有很多用于情感和觀點教育的素材,教師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同時避免簡單地灌輸,而應在具體問題的分析過程中進行滲透。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則在做到“潤物細無聲”的基礎上,還要作為結束語明確地提出,并應指出,這是每一個現代人都應有的意識。
分析了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并且認識了人類的性別決定。板書設計
第二十五 關注我們的家園 人口的增長與控制 環境的污染和保護作業布置
實驗冊練習
教學后記1.森林、草 原和野生動植物資的重要作用、破壞因素和相應的保護措施,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知識,因為:
(1)了解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的重要作用,是進行保護的前提,而只有清楚破壞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 資的因素,才可以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保護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是自 然保護的重要內容。
(2)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這部分知識內容之中,滲透著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情感教育。
2.自然保護區的概念和建立自然保護區的意義也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知識,因為:自然保護區是國家(或省市)劃出的加以保護的區域,用以保護自然和自然資,特別是保護珍貴稀有的動植物資,保護代表不同自然地帶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等。建立自然保護區,不僅可以保護珍貴稀有的動植物資,而且能使 這些動植物得到良好的繁衍和發展,另外也便于科學家們對于珍貴稀有的動植物資進行研究,為引種、馴化等提供科學的依據和種。所以,自然保護區有“資庫”之稱,建立自然保護區是自然保護的重要手段。
3.“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的重要作用、破壞因素和相應的保護措施”知識的教學,由于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并且理解起不是很難,造成教學中不容易吸引學生,所以是組織教學的難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預習教材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發表各自的看法,讓學生參與教學,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40670.html
相關閱讀: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了解自己增進健康
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
認識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