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鳥的生殖與發育(1課時)課型新授課
目標及重點、難點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描述鳥類的生殖與發育過程;2、舉例說出常見的早成鳥和晚成鳥。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觀察、探究的能力;2、培養學生表達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標:1、通過介紹鳥類育雛的行為,培養學生對父母的感激之情。2、培養學生關愛鳥類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描述鳥的生殖與發育過程;2、說出鳥卵的發育
難點:觀察雞卵發育過程
教學準備教材分析:通過觀察實驗 ,不僅能使學生了解到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同 時也讓學生體會到科學觀察的一般方法。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 聯系,學生可通過觀察探究從中學到知識。
1、學生課前觀察雞卵的結構
2、有條件的同學可觀察雞的成長
3、教師準備相關圖片、影視資料
4、老師準備生、熟雞蛋,培養器等。
板書設計第三節 鳥的生殖與發育
一、鳥類的生殖與發育
1、求偶 筑巢 交配 產卵 孵卵 育雛
2、雞卵的結構
二、早 成鳥和晚成鳥
作業:
教學后記1、對于鳥卵結構和功能介紹內容重復可以將幻燈片做適當刪減。
2、采用的圖片較好、直觀。
教學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
鳥類的生殖
求偶
筑巢
交配
產卵
育雛、早成鳥、晚成鳥
雞卵的結構述: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朗讀一首大家很熟悉的古 詩,自居易的《錢塘湖春行》
述:詩中提到了“幾處早鶯爭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描述的是什么樣的情景呢?
述:筑巢是很多鳥類在生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鳥類的生殖發育。
述:鳥類的生殖一般都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生活在我國的鳥類一般的春秀或夏季生殖。
問:那么一般來說鳥類每年要生殖幾次呢?
問:大家回憶一下你見過或聽說過的鳥類,它們的生殖過程有哪些步驟呢?
(求偶筑巢交配交卵孵卵育雛)
述:下面我們就逐一來看這些步驟
述:鳥類的求偶形式多樣,大家想想,你知道鳥類有什么樣的求偶方式?
(羽毛、鳴叫、動作、“婚裝”等)
述:當鳥兒找到自己的伴侶后,它們就要為自己建造一個“家”,就是鳥巢。
問:鳥巢有什么作用呢?
(1) 使鳥卵聚集在一起,同時被孵化;遮 風擋雨,降溫,減少熱量散失;位置隱蔽,且有偽裝,安全;刺激排卵、認巢不認卵等
述:有了家,發育成熟的雌、雄鳥就要進行交配。
問:鳥類的受精方式和前面講的兩棲類一樣也是體外受精嗎?
述:受精的鳥卵要等產出以后才開始發育嗎?
(在♀鳥體內即開始發育)
問:當鳥卵被產出后,胚胎是否繼續發育?
(外界溫度低,胚胎暫停發育)
問:要怎樣才能繼續發育呢?
(雌鳥體溫或人工孵化箱恒溫孵華)
述:這也就是孵卵的過程
述:有這樣一句歇后語:“二十一天孵不出的蛋――壞蛋”說的就是雞卵孵化的時間,二十一天。
述:在適宜的條件下,胚胎發育成熟,雛鳥最終破殼而出。
述:孵出的雛鳥,有一些(如小雞、小鴨)一出生就能站立,全身布滿絨羽(細小柔軟用于保溫),這些叫早成鳥
述:而且早成鳥在一出生就能跟隨親鳥自行覓食
問:你知道哪些早成鳥?
述:相反的,還有一些鳥孵化出來腿、足無法站立,眼睛沒有睜開,身上絨羽非常少,全身幾乎裸露,這些鳥叫什么?
述:家鴿、燕子、麻雀等屬于晚成鳥
述:對于晚成鳥,其親鳥就要負擔起為幼鳥喂食(半個月-8個月)的重任。親鳥常常不辭辛勞一趟一趟地為小鳥喂食,只要小鳥張開口,親鳥一定為其送上食物。而很多鳥也有“反哺”的現象,親鳥老了之后,小鳥為它們捕食。
述:晚成鳥在哺充后代的同時,也消滅了大量的害蟲。
述:我們已經了解了鳥類生殖和發育的全過程,是不是所有的鳥都要經歷這些發育階段呢?
問:哪些階段是鳥類生殖和發育必經的階段?
述: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種既不筑巢,產卵后不孵卵,更不育雛的鳥――杜鵑(視頻)
演示實驗準備生熟雞蛋各一,生雞蛋打入培養器(實物投影)
述:大家來觀察一下雞卵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思考一下雞卵包括了哪些結構?
外:卵殼(卵殼膜2層)
內:卵白、卵黃、卵盤(雞蛋中的小白點)氣空、卵帶
述:鳥卵卵黃上的小白點叫做胚盤,其中含有細胞核,胚盤是進行胚胎發育的部位。
胚盤、卵黃及卵黃膜共同構成卵細胞,卵黃為胚胎發育提供養料,卵白及卵殼都可保護卵細胞,卵白為胚胎發育提供所需水分格養料。
資料:成熟卵通過輸卵管前端的喇叭口進入輸卵管,受精作用發生于輸卵管上端。
在受精卵于輸卵管內下行的過程中,依次被輸卵管壁所分泌的蛋白、殼膜和卵殼所包裹。
卵在輸卵管中移動時,由于管壁肌肉的蠕動而旋轉,逐漸被包裹以均勻的蛋白層,兩端稠蛋白層隨著扭轉而成系帶。
被系帶所懸掛著的卵黃,由于重力而使胚盤永遠朝上,有利于孵化。
卵殼為CaCO3(89%-97%)及少數鹽類和有機物,表面有數千小孔,保讓孵化時的氣體交換。
花紋蛋,輸卵管最下端管壁的色素cell在產卵前5 h分泌。
述:雞卵需經過21天的孵化過程,我們一起來見證一下這個過程。觀看圖片:雞胚胎的發育。朗讀
(鳥類的筑巢行為)
答:一次
思考交流討論
交流討論
討論交流
回答
(鳥類進行體內受精)
答:不是
答:不是
(鴨、鵝、大雁)交流
答:晚成鳥
答:不是
回答:求偶、交配、產卵
完成觀察討論交流
課題: 鳥的生殖和發育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1、說出鳥卵適于在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
2、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3、觀察雞卵的結構,并說出各部分結構的名稱。
4、建議參觀或參與家禽養殖活動。
? 過程與方法
本節課教學過程是通過對各種鳥類的求偶方式不同的表演,導入本節課的學習主題。學生對鳥類比較熟悉,但對鳥卵是如何適用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還比較模糊。通過組織學生觀察雞卵,加強感性認識,通過觀察、分析和討論,在相互交流中獲取知識,進而歸納列表比較昆蟲、兩棲動物和鳥類的生殖和發育方式. 明確生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通過觀察、分析和討論,了解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特點,進而明確生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的相互關系。通過交流活動培養團結合作,團隊精神和環境意識。
教學重點:雞卵的結構,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鳥卵適于在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
教學難點:鳥卵適于在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方式對環境的適應性。
教學準備:1、老師準備:查閱相關資料,指導學生課前準備。
2、學生準備:每組準備一個 雞蛋、一個碗和一雙筷子。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情境導入:動物求偶方式的表演
2、問:通過觀看表演,思考從中感悟到什么?
引入新課
3、同學們閱讀第一段分別找出鳥類繁殖行為的五個過程。
師:鳥類是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卵生
質疑:雞蛋大家都吃過了,你能說出雞蛋的大致結構嗎?
4、組織學生觀察雞卵的主要結構,同時 看課本第二段并思考以下問題。
(對照書認識雞卵的結構)
提示:蛋殼不能亂扔,以保護校園環境
思考題 (1)鳥、雞卵都比較大,而且有硬的外殼或卵膜,這有什么作用?
(2)雞、鳥卵的哪些結構特點適合陸生生活環境?
(3)補充繁殖行為的兩個過程。
5、鳥類繁殖行為過程(補充兩個)
占區----筑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育雛
6、建議參觀養 雞場和觀察孵化雞卵
注意: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過程的兩個重要環節----翻蛋和照蛋。
7、比較昆蟲 、青蛙、鳥類的生殖和發育方式并完成練習。
8、簡要分析不同生殖和發育方式對環境的適應性。1、觀看表演
2、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認識
3、小組討論后答:占區----筑巢----求偶----交配----產卵
4、小組認真觀察、表述交流、補充說明、得出結論
討論:
A、描述雞卵的形態結構。
B、雛雞是由雞蛋的哪些部分結構發育成的?哪部分結構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
C、判斷你所觀察的雞卵能否孵出雛雞,為什么?
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分析說明進一步掌握雞卵的結構,
5、孵卵----育雛
學生思考
學生練習
附:課堂練習
列表比較昆蟲、兩棲動物和鳥類的生殖和發育方式
生物種類生殖方式發育方式
昆蟲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卵生完全變態或不完全變態
兩棲動物
(青蛙)有性生殖、體外受精、卵生多為變態發育,(在變態發育中,幼體離不開水)
鳥類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卵生(受精卵經孵化發育成雛鳥,雛鳥發育成鳥,)沒有變態發育
作業:完成活動手冊的練習。
課后反思
鳥的生殖和發育學案(兩課時)
教師寄語:
動物都有自己特色的生殖發育特色
學習目標:
鳥是陸地上能飛行的動物,其生殖和發育已脫離了對水的依賴。通過本節學習我們應該知道。
1、鳥卵適于在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
(1)雞卵有哪些結構?各有什么功能?
(2)卵的 哪一部分將來可以發育成雛雞?
(3)雞孵的卵細胞包括哪些結構?
2、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是怎樣的?
學法指導:
在認識卵殼和卵膜的結構特點時,要大膽地動手實驗,來感受卵殼時外力的承愛能力,以便理解卵殼對卵的保護作用。在觀察雞卵的內部結構時,將實物與插圖相結合,認清雞卵的各部分結構。在認識雞卵結構的基礎上,結合雞卵發育過程的模式圖,分析卵的各部分結構的作用,理解雞卵發育為什么能完全擺脫水環境的限制,也可以展示調查、討論、搜查資料以培養自己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有關鳥的生殖昨發育過程,充分回憶和描述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實例,也可以觀看有關的錄像片,也可以在下觀察鳥巢的結構,回顧鳥在巢穴活動的時期,也可以搭建人工鳥巢,從而更深刻地理解鳥糞的繁殖行為對種群繁衍的意義,從而樹立愛鳥護鳥的意識。在你認識、理解鳥的的生殖和發育的同時,還可結合教材中“科學、技術、社會”內容或通過參觀家禽養殖場的活動,使自己認識生物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在生產活動的應用,同時也加深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習和探索生命奧秘的欲望。
問題探析:
1、你能解決教科書P16卡通畫上的問題嗎?你還有哪些問題?
2、觀察雞卵的結構
(1)感受卵殼對外力的隨能力,驗證卵殼上有許多氣孔,思考:卵殼及氣孔有什么作用?
(2)對照雞卵結構圖觀察卵的結構
1卵白和卵黃及系帶各有什么功能
2卵的哪一部分將來發育成雛雞?
3所有的雞卵都能孵化出小雞嗎?如何區分受精卵和未愛精卵?
4新鮮的雞卵是活的嗎?
5鳥卵為什么需要這么復雜的結構?這與它們所處的環境有什么關系?
6觀察圖,思考: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有什么特點?與青蛙、家蠶相比較,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能試著列表比較嗎?
3、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1)認真觀察教科書P18圖VII―8,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思考每幅圖片分別表示鳥類的哪些繁殖行為?
(1) 能概括出鳥類生殖和發育的基本過程嗎?
(2) 關于鳥的繁殖行為,你還能舉出其他例子嗎?
4、你能獨立完成“技能訓練”嗎?
5、列表比較昆蟲、兩棲動物和鳥類的生殖和發育方式,并簡要分析不同生殖方式對環境的適應性,試試看,你一定行?
當堂練習
1、卵的哪一部分將來可以發育成雛雞?A、卵黃B、胚盤C、卵白D、系帶
2、家鴿的卵產出后,胚胎發育暫時停止。要使胚胎繼續發育,必需的環境條件是:
A、適宜的溫度B、充足的養料C、一定的水分D、雌鴿孵卵
3、鳥類的生殖方式是:
A、體外受精、卵生B、體外受精、胎生C、體內受精、卵生D、體內受精、胎生
4、你也許見過孔雀開屏和仙鶴起舞,其主要目的是:
A、向人們展示它的美麗B、吸引異性,利于繁殖C、嚇走敵害D、尋找食物
5、雞的受精卵開始發育在:A、母雞體內B、母雞體外C、孵化箱內D、母雞孵卵時
6、“神舟”三號飛船搭載了剛產出兩天的烏雞蛋進入太空,科學家想研究太空環境對雞的( )的影響。
A、受精卵B、胚胎C、胚盤D、卵細胞
7、下列鳥中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雛的鳥是:
A、燕子B、畫眉C、鴉雀,D、杜鵑
8、所有鳥都必須具有下列哪些行為才能保證本種族的繁衍?
(1) 求偶(2)交配(3)筑巢(4)產卵(5)孵卵(6)育雛
A、(1)(2)(3)(4)(5)(6) B、(1)(2)(4)(5)(6)
C、(1)(2)(3)(4) D、(1)(2)(4)
9、家蠶、蟾蜍、家鴿個體發育的起點都是:
A、胚珠B、卵C、胚胎D、受精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71046.html
相關閱讀: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認識生物多樣性
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
了解自己增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