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案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在集體生活中“團結就是力量”,感受集體的溫暖與力量,珍惜集體的團結
能力目標:能夠辯證地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知識目標: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理解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離不開個人;懂得團結就是力量
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難點:團結就是力量
過程:
一、自主探究
1、集體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體的基本特征:A 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
3、個人與集體是____________,集體是____________,是個人成長的___________。個人是組成集體的____________,集體的發展離不開____________
4、團結就是_____________。
探究知識一:個人與集體不可分
1、閱讀本第3頁方框內兩同學對話,根據同學們自己的預習嘗試回答問題
(1)說一說;自己生活過的集體有哪些?在集體生活里有什么感受?
(2)議一議;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怎樣的?
2.閱讀教材第4頁正部分,合作明確下列問題
什么是集體?
集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怎樣的?
探究知識二:團結就是力量
閱讀教材第5、6頁方框內的材料,小組討論
說一說;通過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抗擊“非典”的過程,自己對“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有什么體會?
試一試;自己還依靠集體的力量舉出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其他事例嗎
2、閱讀教材第6、7、8頁,合作明確問題;
為什么說團結就是力量?
結論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考鏈接
(2009 永春)“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边@句話告訴我們:( )
A、一個有戰斗力的集體,需要每個成員的努力
B、一個優秀的集體需要有很多人
C、只要有一千人以上,就是一個有力量的集體
D 、個人的榮譽要靠優秀的集體
解析:本題通過名言說明了集體 團結的重要意義。通過分析可知,B、C、D均不符合題意,只有A最合題意。
變式訓練題:(2009 重慶)“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兩句話說明了( )
A、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
B、集體必須有一個團結協作的目標
C、個人是渺小的,集體才是偉大的
D 、個人離不開集體的幫助,集體也離不開個人的努力
(三)、堂小結,自主記憶
通過學習,我的收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當堂達標測試
◆ 選擇題
1.“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边@句諺語說明()
A、只有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保障
B、只有維護個人利益,集體利益才有保障
C、維護集體利益必須以獲得個人利益為前提
D、集體利益是集體中每個成員努力的結果
2.“振超精神”“振超效率”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墒窃S振超總是謙虛地說:“裝卸效率是集體協作的結晶,現代化大生產說到底最需要團隊協作。僅憑我一個人,就是一身鐵又能打幾個釘?”這句話告訴我們()
①集體無論大小,團結才有力量 ②集體的團結可以使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③集體的團能形成強大的合力,達到預期的目標 ④集體團結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戰勝個人無法克服的困難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③④
3.團結的集體力量大。下面體現這一觀點的俗語有()
①眾人拾柴火焰高② 人心齊,泰移③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④近朱者赤,近墨著黑
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③
4.“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沙子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就會比花崗巖還要堅硬’’這句話強調的道理是()
A、集體是有個人組成的
B、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C、個人只有融入集體才更有力量
D、集體的力量必然大于個人的力量
5.俗話說:“輕霜凍死單根草,狂風難毀萬木林。”要建設一個團結的集體,需要我們( )
①各盡所能、發揮特長② 團結協作、互助前行③找準位置、奉獻集體,
④張揚個性、以我為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材料分析題
6.“殲十飛機工程”獲得了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皻炇憋w機研制涉及100多個參研單位,20多個部門和行業重點工程?梢哉f,離開了團結合作、協調攻關,“殲十”飛機就不會橫空出世,就不會實現中國航空工業里程碑式的跨越。
結合材料,談談個人為什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46697.html
相關閱讀:第九課 一步之遙 教案
開放的胸懷
相親相愛一家人教案
《換位思考 與人為善》教學設計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