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內容: 免疫和計劃免疫 ( 第 1 課時)
課 題免疫和計劃免疫第 1 課時
目標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教材分析重點區分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難點理解抗原和抗體的概念及抗原、抗體和吞噬細胞之間的關系
教具粉筆、黑板、投影片
復習引入問題引入:“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具有很多病原體的環境里,但為什么我們沒有時刻患病呢?”
教 學 過 程[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當流感或乙腦等傳染病流行時,為了大家的健康,家長采取一項措施,就是帶你們去打預防針。那么為什么要打預防針呢?有什么用?
生:因為不打預防針的人往往會患病,而打過預防針的人會安然 無恙。
師:對,這一現象就涉及到我們今天將要學習 的免疫與計劃免疫的內容,學習過這一節之后,我們就會清楚其中的奧秘了。
[新課講授]
師: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具有很多病原 體的環境里,但我們并沒有時刻患病。那是因為我們人類有抵抗力。人類對疾病的抵抗力是人體免疫的一個部分,隨著人 類科學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發現免疫不僅包括人體對疾病產生的抵抗力,還包括其他的內容。
請同學們判斷以下的哪些現象與免疫有關?
展示:藥物過敏、骨折、腎移植前要尋找與之相“匹配”的腎臟、貧血、艾滋病病人、風濕性關節炎、肝癌。
生:(能判斷部分 內容,但教師不給評價,等到 學完本內容后,再討論,進行評價。)
師:我們先來討論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抵抗力,為什么我們有抵抗 力呢?(展示燒傷病人的治療環境)為什么燒傷病人需要無菌的環境?
生:因為皮膚具有防御功能,如果有細菌,會使病人感染。
教 學 過 程師:(展示皮膚的保護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動畫)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體的防線,皮膚和黏膜就是第一道防線。
他有三方面的作 用:1、阻擋病原體的入侵。2、分泌物可以殺菌。3、纖毛可以清掃異物。
師:通過資料一,我們知道皮膚雖然具有 免疫能力,但還是不能殺死所有 的病原體,當病原體突破第一道防線,又是什么在與病原體戰斗呢?
(展示吞噬細胞吞噬病菌的過程的動畫。)
生:(學生描述吞噬細胞吞噬病菌的過程)
師: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師:假如溶菌酶也不能消滅病原體, 還有其他的物質能殺滅 病菌嗎?請學生閱讀資料3,并討論:為什么接種過水痘疫苗或出過水痘的人能夠抵抗病毒的侵襲呢?
(播放抗體和抗原作用的動畫。并講解和分析他們之間的關系和作用。)
什么是抗體?什么是抗原呢?他們的區別 是什么呢?
這就好比是抗日戰爭,日本人侵略中國,激發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奮起抗爭,許多農民變成了戰士,與侵略者進行了頑強的戰斗,取得了抗日的勝利。勝利后,戰士們的戰斗能力并沒有消失,如果日本人膽敢再來侵犯,我們的戰士一定能再次打敗侵略者。
生:侵略者相當于抗原,我國的戰士相當于抗原。
師:人體的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的。(引導學生閱讀課本)
師:人體的三道防線有什么區別呢?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第一道防線與第三道防線差異,并導出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
生:比較倆者的產生和功能。并完成表格。
課時小結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理解了免疫能力使我們免受病原體的侵害, 使我們受益,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人民發現它對人體的影響是多方位的。
布置作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55017.html
相關閱讀:了解自己增進健康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
認識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