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設計
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責任的含義,知道的責任的;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懂得每個人應該自己對自己負責;
3.知道負責任的表現和意義,了解不負責任的后果。
能力目標
1.能夠分清責任的;
2.能夠隨著角色的變換,調節角色行為,承擔不同的責任;
3.能夠為自己負責,也為他人負責。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對自己的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增強責任意識;
2.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對那些為自己、為社會承擔責任的人心懷感激之情,有足夠的勇氣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
教學重點
責任的概念和
時安排
一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方法
學生的探究活動、堂討論、教師指導。
教學過程
[導入新]
我們先看一個小故事: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間下起雨,可是他們只帶了一個雨披。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
漢克問道:“為什么爸爸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
漢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擋在了一朵風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
[老師]同學們想一想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
[學生]略
[老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而是他對別人有多大幫助。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下面我們就看:
第一 責任與角色同在(板書)
第一框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板書)
一、我的角色 我的責任(板書)
活動一:支付賠償
活動目的:引發學生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思考,初步樹立責任意識。
活動過程:
第一步:同學們,我們看本上開頭的故事:
一個15歲的少年,在樓前空地上踢足球,把一家商店的玻璃撞碎了。店主說,這塊玻璃是特制的,你得賠。孩子沒辦法,回家找爸爸。爸爸問:“玻璃是你弄碎的嗎?”孩子說:“是!卑职终f:“那么你應當賠償!焙⒆泳趩实卣f:“我沒有錢!卑职终f:“我替你付,但你將參加工作以后必須還給我!
第二步:學生討論
這個少年應該這個少年應該賠錢給店主嗎?爸爸應該為孩子支付賠款嗎?你贊成爸爸的決定嗎?
[學生]略
[老師]做錯了是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從上述故事中看,為孩子支付賠償是父親的責任,但也不能否認我們就沒有任何責任,爸爸一反傳統,要求孩子將償還墊付的賠償,從中你們可以學會什么是責任。
活動二:填表格
活動目的:幫助學生明確責任的含義。
活動過程:
應該做的事不應該做的事
[老師]我們在家庭中,父母對我們的關心是一種親情所致,我們呢?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在家中主動做一些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不應該用粗魯的態度對待父母,對父母提出過高的要求,在學校,應該上專心聽講,幫助遇到困難的學生,不應該逃避打掃衛生,不應該抄襲別人作業等;在社會上,應該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坐,不應該偷別人的東西。知道了應該做的事和不應該做的事,那么責任就很明確了,責任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活動三:閱讀材料
活動目的:使學生懂得人們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
活動過程:一場突如其的地震,使整個城市變成了一片廢墟。余震還未結束,救援工作已迅速展開:上級領導親臨現場指揮,消防隊員正在滅火,部隊戰士在尋找被困在廢墟中的人,醫生在臨時搭起的帳篷里做手術,民政部門緊急運救援物資,并在社會上組織募捐活動……許多中學生從電視里看到這則新聞后也在想:我能做點什么?把零用錢捐出去吧。
在救災的過程中,哪些人承擔了責任?他們分別承擔了什么責任?
[學生]略
[老師]我們生活在社會中,每個人都與他人有或遠或近的關系,都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這種承諾,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現有的經歷和學習中,我們不難發現,責任可以自對他人的承諾、分配的任務、上級的任命、職業的要求、法律規定、傳統習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則等。
下面我們看責任的主要。(板書)
在社會的舞臺上,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那么責任的也就隨之不同。如父母的責任主要自法律規定、道德原則和傳統習俗;學生的責任主要自法律規定、分配的任務、公民身份;警察的責任主要自法律規定、分配的任務、職業的要求、上級的命令;醫生的職責只要自職業的要求、法律的規定、道德原則。
二、誰在對我負責(板書)
活動四:忘記帶作業本
活動目的:通過回顧責任的含義和,幫助學生明確每個人首先應自己對自己負責。
活動過程:
1.閱讀故事材料
小含忘了把作業本帶到學校,組長答應幫忙打個“掩護”,卻沒有履行自已的承諾。老師看到未交作業同學的名單很生氣。小含向老師保證她的作業已經完成,但老師一定要看到作業本才相信。小含想回家拿作業本,老師說:“這樣會耽誤你上,還是請你的家長送過吧!毙『膵寢屨谕獾爻霾,她打電話給爸爸,但爸爸正在采訪途中,無法趕過。小含感到很困惑:“誰對我負貴?”
2.要求學生以小含為例,分析材料中其他人的行為,如組長、老師、小含的父母,探討他們各自的責任、責任的等。
3.討論組長怎么辦。
[學生]略
[老師]每個人應該自己對自己負責。如果對自己不負責,就應該承擔相應的后果。所以我們應該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時糾正自己的過失,不要將責任推給別人,否則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評價指導
這一活動可以使我們認識到責任的種種表現。
活動五:反思自己承擔的責任
活動目的:使學生明確我們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承擔責任的過程、逃避責任,自己就無法真正長大。
活動過程:
請學生從正反兩方面列舉自己在生活中自己承擔的責任,以及本該自己承擔而沒有承擔的責任。
[學生]略
[老師]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資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在我們的人生之旅中,小到為自己的一次約定守時,大到終身信守誠實、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都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如果不能自覺承擔相應的責任、對自己負責,你就永遠無法長大成人。
活動六:他人對我負責
活動目的:激發學生對他人盡責的責任感;感受職業責任感的重要性,初步樹立職業責任意識,為將在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打下良好的基礎。
活動過程:
1.學生自己舉例對自己生活產生影響的、由他人承擔的責任。
[學生]略
[老師]當你在為別人、為社會承擔責任的時候,很多人也在為你的成長和生活承擔著責任。他們有些離你很近,有些離你很遠;有些你很熟悉,有些你甚至永遠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沒有他們在履行各自承擔的責任,你能想象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嗎?
我們都生活在社會中,任何人脫離了社會就不可能生存和發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業。社會是一個整體,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我對他人負貴,他人也對我負責;我對自己負責,說到底,也就是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
板書設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47226.html
相關閱讀: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中考政治復習 八年級(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
第一單元 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復習講學稿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2012屆中考政治弘揚民族精神 愛我錦繡中華專項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