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安徽省財政廳副廳長 王林建:“‘十二五’期間,民生工程的投入(支出增幅)每年不低于16%,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的保障更加充分,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應該講更加完備,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更加完善。”
新華網北京12月27日電 新華社服務專線評出2011年國內十大民生新聞(以事件發生時間先后為序):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全面啟動、公正補償改寫行政強拆歷史、公立醫院推進改革費用首降、食品安全事件頻頻引發關注、稅法修改惠及工薪階層、養老保險實現全國 “漫游”、 千萬套保障房力!白∮兴印、 扶貧標準上調為2300元、PM2.5納入空氣質量標準、國務院出臺校車安全條例。
二、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3、社會主義本質。
4、社會公平正義。5、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6、監督權 7、網絡建設 8、社會責任感 9、共同富裕 10、消費者權益
三、命題角度
1.當前我們還面臨著哪些比較突出的民生問題?
①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②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③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方面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2.政府重視民生問題體現了教材哪些觀點f
①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②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④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關系:⑤黨和政府致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3.近年來我國正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解決民生問題,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
①合理調節收入分配②采取積極的就業政策。③建立和完善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提高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⑤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經濟適用房制度;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縮小城鄉差距等。
4.“我認為,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睂乜偫淼倪@句話,你是如何理解的?
①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目標。社會穩定與發展需要公平正義。②公平正義能更好地保證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③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有利于社會的長治久安。
5.解決民生問題的意義:
國家:有利于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實現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
社會: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有利于緩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個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6. 怎樣做才能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切實解決民生問題?
從國家角度: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為改善民生提供法律保障;發揚民主,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從青少年角度:我們青少年要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并將理想的實現與艱苦奮斗相結合;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勤于實踐、勇于創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樹立社會公平意識,維護正義,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清醒認識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積極宣傳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7. 請為解決“教育、就業、“三農”奉獻你的金點子.這些金點子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實現?
金點子;①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特別是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鼓勵大學生到農村任教,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②就業:對下崗工人進行免費技能培訓,鼓勵和扶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③“三農”: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推廣;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反映渠道:①我們可以采取向人民代表反映情況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意見、建議和要求.②我們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③我們可以給國家有關機關寫信、打電話,或直接向有關人員反映情況等方式。
8.當前我們社會生活中還存在哪些不公平的因素或現象?
答:①收入差距貧富懸殊過大;②城鄉教育發展投入不均衡;③某些制度不合理不健全;④社會腐敗現象嚴重等
9.我國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國是如何促進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的?)
答:①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讓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③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④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堅持教育公益性質等。
10.從衛生部獲悉:我國正抓緊制訂“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敖】抵袊2020”戰略以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為目標,以解決危害城鄉居民健康的主要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防治結合的原則,采用適宜技術,以政府為主導,動員全社會參與,切實加強對影響國民健康的重大和長遠衛生問題的有效干預。
(1)你認為實施“健康中國2020”戰略有什么意義?
(2)結合當地情況,你認為作為“健康中國2020”戰略的受益者,人民群眾應該怎樣積極響應?
答:(1)有利于提高我國公民的身體素質,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識;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我國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2)人民群眾應自覺進行身體鍛煉,如晨跑、冬季長跑運動等;應該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應該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暴飲暴食,遠離不清潔的食品。
11.總書記、總理和網友親切交流說明了什么?(至少從三個角度說明)
答: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互聯網成為黨和政府了解民情、聽取民聲、體察民意、匯聚民智的一個重要渠道;黨中央重視互聯網的建設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等等。
12.列舉近年來我國政府保障民生的法律。談談頒布這些法律的必要性。
《 食品安全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①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需要;②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的需要;③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需要;④為解決民生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13. 如何解決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
答:①企業和經營者:要提高素質, 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市場交易原則,自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要加強自身的安全體系和道德體系建設,誠實守信,依法經營,通過抓管理、抓質量來提高產品競爭力、贏得消費者信賴。
②消費者:要提高識別假冒偽劣產品的知識和能力;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③政府:要從根本上加強對各行各業的監督和管理,建立嚴格的監管體系和制度并確保制度得到很好執行,用法律手段來重建我們的誠信體系,來維護我們的食品安全、藥品安全、乃至各個方面的安全。
④國家:加強宏觀調控,主要是通過運用經濟法規來打擊各種經濟違法犯罪行為。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健全食品認證制度,通過認證的合格產品才能進入市場;完善食品安全法規;建立健全政府職能部門的問責制度。
⑤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要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這是規范此類事件的治本之策。為此,國家要切實加強信用建設,大力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14.企業、消費者、國家為什么都要重視產品質量?
答:企業:有利于企業提高信譽和形象,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
消費者:關心商品質量,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國家:重視商品的質量,有利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有利于提升國際聲譽和形象,有利于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有利于社會和諧。
15. 國家對雙匯瘦肉精相關人員依法、依紀作出嚴肅處理,體現了什么道理!
答:①依法治國、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體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以人為本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把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是重中之重。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執政為民的理念。③是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體現。④是國家機關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的體現。黨和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⑤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是我國法律的一項重要任務。⑥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16、面對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我們中學生可以做些什么?
答:通過合法渠道建議有關方面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法進程,做到有法可依;積極宣傳有關食品衛生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辨別能力;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作斗爭,積極檢舉違法行為,凈化我們的食品安全環境等。
17、請你在食品安全方面提出兩條建議?
答:(1)國家有關部門應完善食品立法,加強監督監管。 (2)生產者、銷售者應誠信經營,杜絕假貨。(言之有理即可)
18.為了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請你提出合理建議。
政治上: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保人民當家作主;實施依法治國.保障公民自由和權利等;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經濟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完善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文化上: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先進文化,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65483.html
相關閱讀:2012屆中考政治弘揚民族精神 愛我錦繡中華專項復習教案
中考政治復習 八年級(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第一單元 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復習講學稿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