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最后一課》學習要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課內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最后一課》學習要點 《最后一課》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小說家阿爾封斯 都德的短篇代表作,寫于 1873 ,普法戰爭剛結束兩。 1870 7 月 19 日 爆發的普法戰爭,是法國皇帝拿破侖 《最后一課》學習要點
  《最后一課》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小說家阿爾封斯
·
都德的短篇代表作,寫于
1873
,普法戰爭剛結束兩。
1870

7

19

爆發的普法戰爭,是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為了阻止南北德意志的統一,鞏固擴大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擺脫內政危機而發動的。結果法軍慘敗,法皇拿破侖三世被俘,法軍投降。此后,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包圍了巴黎,戰爭的性質就發生了變化。法國新的資產階級政府奉行賣國政策,同普魯士簽訂和約,賠款五十億法郎,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省割讓給普魯士。從此這兩個地區的法國人民淪為亡國奴。本文反映的就是國土淪喪后,當地人民在普魯士侵略者強行禁止開法語課時,所表現出的悲憤心情和強烈的愛國精神。
  作者把故事安排在淪陷區里的一個小鎮上,寫的是一個小學校的一堂課,主人公是一個平平常常的老師和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他們最能代表法國的廣大人民群眾,他們的情感是全體法國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國家的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顯得更加真實和深厚,文章也更富有感染力,以至成為不朽的世界名著。
  學習本文首先通讀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一、字
 。薄⒉樽值浣o下列字注音:
  踱。ā。 丁。ā。 『论牛ā。
  捂。ā。 “没冢ā。 土P(。
  賺錢(。 ¤匙( )  祈禱(。
  哽。ā。 《綄W( )  膝頭(。
  2、查字典辨析多音多義字:
   

     

     

  帖

    強

    結

   

     

     

  二、解釋詞語:
  宛轉:

(說話)溫和而曲折但又不失本意;

(歌聲、鳴聲等)抑揚動聽。也可寫作

婉轉

。本文中的意思是

。
  詫異:驚奇。
  祈禱: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愿望的一種儀式。
  三、本文內容
 。ㄒ唬╆P于課題
  文章的題目是

最后一課

,意思是,亡了國的阿爾薩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語課。這標題不但指出了文章的內容,而且蘊含了悲愴氣氛和悲憤的情緒,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ǘ╆P于本文人物
  韓麥爾先生是故事的中心人物。從地位看,他擔任最后一課的教學工作,精心安排了語法、習字、歷史等課內容,在課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沒有了他,這最后一課就不存在了。從作者意圖看,主要從他身上體現愛國主義的偉大感情。作者從服裝、動作、表情,特別是極富感情色彩、含意深刻的語言,多方位地刻畫他。而小弗郎士僅是個線索人物,一切都是透過他的眼看、耳聽來寫的。作者主要寫他的心理變化,表現他在愛國感情的感召下不斷覺悟成熟。他的變化完全是來說明最后一課的教育作用,來烘托、陪襯韓麥爾先生的愛國精神。如果缺了小弗郎士,最后一課照樣進行,而缺了韓麥爾先生卻沒有了最后一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56359.html

相關閱讀:《蘆花蕩》的“詩性美”
《孤獨之旅》選段(13分)閱讀答案
《散步》導學案(附答案)
《我的母親》課內閱讀答案
人教版語文七-九級課后“讀一讀、寫一寫”歸納(八級下冊)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