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力缺損
這類兒童主要表現為主動注意功能極差,難以根據一定的任務和要求自覺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項活動或任務上;另一方面又表現出被動注意功能相對亢進,非常易于被外界任何細小變化所吸引,將注意力轉向無關事物。
2、多動
這類兒童不分場合,都特別好動。在課堂上,經常扭動身體,無故離開座位;在家里,時常翻箱倒柜,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就連睡覺也來回滾動,睡不安穩。有的兒童還有不良的習慣性動作,如眨眼睛、咬指甲等。另外,他們動作雖多,但極不協調,運動水平通常較差。走路或奔跑時常摔跤,做操姿勢不正確、不協調。
3、沖動
這類兒童往往行動之前缺乏思考,難以在做出某一行動前思考其行為的后果。同樣,他們也不對自己過去的行為進行反思。具有沖動行為的兒童常常不等老師說完問題,就搶著說出答案,或生硬地打斷別人的談話;在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等待;排隊時,愛插到隊伍的前面。
4、喚醒不足
這類兒童并不總是精力充沛。他們對游戲能夠長時間地投入,對學習卻表現出倦怠、懶散。他們經常邊做邊玩,對目標明確的活動表現出冷漠。
5、角色管理失控行為
這類兒童在學校中,往往表現得較幼稚、任性,他們要什么立刻就得滿足,一不順心就發脾氣、摔東西。對挫折忍受能力較差,經?摁[。他們經常違反紀律,對老師的要求不服從,與其爭辯。
一般有注意力障礙的孩子有如下一些特征:
1、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容易分心;
2、給別人的印象是他/她不能很好地聽;
3、逃避需要持續用腦的工作;
4、健忘、經常丟三落四
5、好動,小動作較多、坐不住;
6、容易沖動、控制情緒能力較差;
7、難以對自身的行為負責任,喜歡把問題的原因歸結到其他人身上,不能從經歷中吸取教訓;
8、心理或行為比較幼稚;
9、低自尊,表現出對很多事情都無所謂;
10、不良的社交技能,表現為沒有固定的朋友,不能很好地與同齡的小朋友相處;
作為父母應該認識到,孩子的這種注意力障礙并不是疾病,而是自我控制力比較低的問題。一般來說自我控制能力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得到改善。因此,父母一定要克服對孩子粗暴、焦慮的態度,關心體貼他們,同時認識到合理要求孩子的重要性。這些兒童自己也很難控制行為,因此一味地要求他們做一個安安靜靜的好孩子是不切實際的,強求反而會使親子關系惡化。
父母可以把孩子的這種易分散注意的行為看做是孩子對外部世界好奇好強的表現,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閑時可以帶他們多做一些有計劃的運動,在身心充分放松的環境中,讓孩子感受堅持做一件有益活動的樂趣,這樣做的效果遠勝于無數次的責罵。
父母及教師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孩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是 比較差的,所以要想使幼兒集中注意地學習,就要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事先做好各種準備,讓孩子吃好、喝好、穿得適當。學習前也不要讓孩子玩新 穎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戲,使孩子在平靜愉快的心情中開始學習。創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條件,孩子的學習環境力求單純固定。有條件的最 好能讓孩子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地方,沒有條件的學習環境也要力求單純。孩子在學習時,如果大人走來走去,說這講那,甚至聽廣播、看電視,就會嚴重地分散孩子 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學習時,家長也最好坐下來,看點書讀點報,或作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
2.適宜的教學內容是集中幼兒注意的條件
人的需要、興趣和經驗,直接影響人的注意。如果讓孩子學習的內容與他的需要無關,或是教的內容太深,超出他的經驗范圍,孩子不能理解,就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如果內容太淺,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只有那些“跳一跳能夠到”的內容,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善于從紛雜的現實中,選擇孩子尚未掌握、但經過努力能理解的內容教給他,其注意自然會集中。還有,孩子坐下來剛學習時,家長和老師可以讓他們學習最感興趣后較容易的東西,待集中精力后,再學習其他東西,這樣效果會更好。
3.安排好學習、休息、活動的時間
家長和老師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時間不宜太長。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5~7歲的兒童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為15分鐘。7~10歲兒童20分鐘,所以學習一段時間后,應讓孩子放松或休息一下。孩子疲勞了就讓他們動一動,喝點水,吃點東西,切忌一天到晚強迫兒童坐著一動不動,越是這樣,兒童就越不專心。
4.明確目的能有效地集中幼兒的注意
如果在窗臺上種一盆蒜,孩子不一定會注意它。但如果大人對他說:“這些蒜不久會長出綠色的長長的葉子,你要是看到它長出了綠芽,就趕緊來告訴我”這樣孩子就 會經常注意它。如果這任務是對兩個以上孩子布置的,而且先發現者就是優勝者,或者還能得面小紅旗,那幼兒就會更經常的來察看這盆蒜。為什么呢?因為注意是 為任務服務的,任務越明確,對任務的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務的愿望越迫切,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所以要想使幼兒的注意持久,就不能光要孩子做什么,甚至強 迫他做什么。而要讓他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講明意義,激發他做好這件事的愿望。這樣任務明確,愿望強烈,注意就能持久。如果孩子完成任務后還想再學,也可 根據情況適當增加一點,但一定不能因為孩子情緒高,就無限增加,那會引起孩子厭倦、疲勞、失去學習的興趣,注意不集中,記憶效果也不好。要在孩子興趣正濃或剛開始降低時及時停止,使其留有余興,下次還愿再學,這樣注意就能持久不衰。
5.游戲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
在幼兒園和家庭活動中,老師和家長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戲,比如玩拼圖,搭積木等,使孩子在濃厚的興趣中,養成專注的習慣。此外,孩子在玩游戲時常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在其聚精會神時家長和老師切不可隨意打擾,干涉,因為此時不斷的干擾孩子,不僅會使孩子玩得不開心,而且不利于他養成做事專心致志的習慣。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