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院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2005級
高考成績:656分
曾獲獎項:市三好學生、優秀團員
有夢的地方,就會有我們的希望;有夢的地方,就會有我們的汗水;有夢的地方,就會有我們的回憶。
你的夢想是什么?你的夢想該如何實現?你是否正為了一點挫折而郁悶呢?這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增加你的煩悶的心緒。正如歌中所唱:“心若在,夢就在;論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我也曾經為此而苦惱過,也曾經因為高考的失敗而懊惱,也曾怨恨過老天的不公。但是,這“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
于是,在我經過權衡之后,終于作出抉擇——回到母校,重新再來。
我認真地總結了我的失敗之處,查找原因。
我之所以高考失利,是因為我的“宏觀調控”沒有做好:我忽略了學科間的平衡,導致我的失敗。我的英語是弱中之弱,然而我卻沒有意識到它的嚴重性,錯誤地認為它不會干擾我的前進,我沒有必要在一個不能立竿見影的地方浪費時間,然而事實讓我付出了血的代價,英語在高考中居然沒有及格,你也許不會相信,但是這就是我為我的幼稚付出的代價。我回想起我曾經對英語的熱愛,反思我是如何拋棄英語的,我的弱點在那里……我整整思考了一整夜,我判定我是可以挽救的。于是,我對媽媽說:“我要從頭再來!”
從此,我開始了我的郁悶略加欣喜,茫然略加挑戰的“高四”生活……
“高四”伊始,我感覺到壓抑,與師弟師妹們賽短長,比高下,還不是對手,突然感覺此生無望,前途渺茫。于是思考自己當初的選擇應不應該,自己該何去何從。憤怒地翻著早已破舊、早已熟悉、此時又平添幾分躁怒的課本,心中苦痛有誰能體會?
一次又一次的考試,早已厭倦的試題,整天昏昏欲睡的精神狀態,猶如壓在我這幾近崩潰的心上的“三座大山”。我不能再逃避,我只能去面對。該如何面對?我該怎樣調整?此時此刻,我只能去求助老師,我將我的狀態與感受和盤托出。老師非常誠懇,告訴我這需要一個過程,從心理上調整心態:要允許自己暫時不如別人,努力進取,追求卓越;從生理上調整生活狀態:作息時間,飲食規律等等,使自己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這樣才能取得進步,這是前提。
于是,我便開始了我的自我改革。
忘記名次,抓住錯誤,找出漏洞,設法彌補。堅持每天晚上11:00睡覺,早5:00~5:30起床,學習累了就去打乒乓球,出汗而歸,靜心學習。時不時去圖書館汲取點新鮮養料,文理交叉,調節神經,以應付殘酷多變的“大綜合”。同時,制訂計劃:總計劃,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甚至日計劃,以及獎懲方案。按完成效果,實施獎懲措施。這個重在堅持,這堅持就像“1000000000000000”中的“1”;沒有堅持什么都是零!看上去、想像中再好也沒用。
經過一個月的煎熬,我擺脫了那種郁悶,我發現自己在進步,而且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在身體內燃燒,它需要激情去催化,我似乎又感覺到夢的存在,我又有了抓住它的可能,體內的能量正蓄勢待發!
我很幸運,我堅持了下來。這也正是我今天能走進北大,走進我的夢的原因。
我找回了我的夢,并找到夢的家園——北京大學。
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兒時的我,看到畫冊上頭型極酷的愛因斯坦,崇拜至極,夢想長大后也能像他一樣。但是,當時只知道他偉大,至于他會干什么,為什么偉大則一無所知。那只是孩提的一種懵懂,但自此那幼嫩的誓言卻從未改變。一直牢記這個夢!
經歷了第二次高考,我用堅持換取了成功。在填報志愿時,我“游走”于幾大名校之間,對比風險與優勢,當然我的夢還是第一要素,最終,我選擇了挑戰北京大學!對于我來說,北大是一種心理上的挑戰,去年失敗的陰影不時在腦海浮現,估分的誤差使我對自己的判斷力產生過懷疑……凡此種種,禁錮了原本自信的心,我捫心自問:一年來,你是否找回自我了?是。一年來,你是否有所進步?有!你的夢想是否還要實現?要!你有沒有自信?有!我終于戰勝了自我,找回了夢想!
初入燕園,就感到她的神圣與厚重,她的一切都是讓人初感破舊,但稍繼,你就會發現這實在是錯看了她,她表面的破舊正昭示了她歷史的滄桑。漸漸的你會發現她的每一個細節都蘊涵了許多歷史,而大都與民族命運息息相關,這就是北大。
在這里,無論你做什么都有你的空間,亞洲第一高校圖書館,靜謐的未名湖,美麗的博雅塔,繁盛的三角地,繁榮的周末文化市場,這些北大的標志與特色都將是你的資源,只要你選擇!
你的夢是什么?是科學,是民主,是賺錢,是寫作?無論什么,這里都有你的舞臺。!
毋庸贅言,北大誰能言盡?
這里有你放飛夢想的希望;這里有你實現夢想的汗水;這里同樣有你回味夢想的感動!
“北大,你報了嗎?”“還等什么?”
你的夢想,應從這里起飛!!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