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有意義的材料往往容易記住,而無意義的材料則比較難記。這是因為有意義的材料首先給記憶者提供了一個理解的基礎,能在人們頭腦中留下較深的痕跡。因此,對于枯燥無味的數據和歷史年代等無意義材料,為了便于記憶,要盡可能將其意義化。如日本富士山最高峰為12365英尺,可想象為“十二個月三百六十五天”;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可用諧音字意義化,譬為“良糖浸好酒”(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與此相聯系的是,有節奏的押韻的材料較無節奏的不押韻的材料好記些,這就要把無節奏的不押韻的材料適當地改成有節奏的押韻的材料。有位歷史教師把我國歷史朝代名稱按順序編成這樣的口決:“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庇捎谡R有韻,能引起人的聯想,因此極易背誦和記住。
人到中年,機械記憶能力不如青年,但由于成年人生活經驗豐富,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意義記憶的能力逐步提高,對一些具有邏輯意義的內容就容易記住。因此,中年人要增強記憶,必須揚長避短,多在對事物的理解上下功夫,用加強意義記憶來補充機械記憶較差的不足。另外通過做讀書卡片來鞏固記憶,也比單靠腦子記的效果要好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2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