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科學的英語學習方法。語言不是無本之木,必須依賴"源頭活水",也就是常說的"輸入",才能指望得到可觀的"輸出"。
"輸入"的來源有很多,英語閱讀材料、視聽材料都是很好的"輸入"途徑。在增加"輸入"的時候,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就是記憶。語言這門學問具有很強的記憶性質,而記憶的關鍵在于"溫故知新"。一個人記性的好壞也許和先天遺傳有關,但如果掌握了記憶的規律,即使是一般人也能握住通往英語學習記憶之門的鑰匙。
根據心理學家繪制的"記憶曲線",人的記憶有兩個遺忘高峰,一是接觸信息后一分鐘,大部分短期記憶在這個時間內將被遺忘。二是接觸信息后二十四小時,是大部分長期記憶的"鬼門關"。要想保持長期記憶的秘訣就是:"在你忘記之前復習它,并記住它。"例如,在背誦生詞和文章后的二十四小時之內復習一遍,次日再復習一遍。因為復習時自己對這些內容并沒有完全忘記,所以這并不需花費太多的時間?此茝土曋黄鸬搅思由钣∠蟮淖饔,事實上在重復鞏固信息的同時,大腦也在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因此,"及時復習"對加強記憶可以起到英語學習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英語學習增強記憶的另一個秘訣在于朗讀和背誦。朗讀和背誦是出口成章的第一步。在背誦的過程中,耳朵可以聽,眼睛需要看,口舌要發聲,大腦要記憶。看似只做一件事,實際上卻同時調用了聽、說、讀、記憶四重大功率發動機,對大腦皮層的刺激遠非單一的閱讀所能相比。讀得多、背得多,不僅有利于記憶,同時語感和流利度也會在不知不覺中上一個臺階。等積累達到一定數量時,就能水到渠成,臨到用時脫口而出,流利的口語自然不在話下。 當然,"輸入"的目的在于"輸出",例如寫作和口語表達。關于"輸出"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和體會,"Practice makes perfect.(實踐出完美)",這句話言簡意賅,已經說出了其中的真意。
英文巧問妙答~~~~~
Q: How many feet are in a yard?
A: It depends on how many people are standing in it.
因為yard和foot都有兩個意思,所以這個問句也就有了兩種理解方式,1)一碼有幾英尺?2)一個院子里有幾只腳?(yard: 1 碼(=3英尺);2 院子(=court-
yard);foot:1 腳;2 英尺。)
Q: Do you know how long cows should milked?
A: Same way as short cows.
此問句可以有兩種讀法:1)...how(怎樣)long cows should be milked?和2)...How long(多久)cows should be milked? 而回答問題的人則是按照第一種讀法進行回答的。那么應該怎樣給個兒高的奶牛擠奶呢?當然和給個兒矮的奶牛擠奶的方法一樣了。
Q: What is a dark horse?
A: A nightmare.
這兩句話從表面上沒有任何聯系,但為什么還有這樣的答案呢?這就要從英語構詞的角度來看了。因為night mare也可以用dark horse表示。所以答案也就合情合理了。(nightmare:惡夢;mare:母馬。)
Q: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th Pole and the South Pole?
A: The whole world.
問句的關鍵詞是difference(不同,差異)和between(在……之間)。這句話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南極和北極本身之間有什么差別;還有就是南北極之間有什么(和它們不同的地方),那肯定就是整個世界了。(North/South Pole:北/南極。)
本文來自:快速記憶法 http://www.885221.com/dp-bbsthread-6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