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高二地理(文)期中考試第Ⅰ卷 選擇題 60分一、選擇題(下面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的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區位指數是綜合了區域發展的資源、環境、交通、能源、勞動力、經濟、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項自然、社會指標的量化參數。讀我國區位指數分布圖,回答1~3題。1.關于圖中區位指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區位指數由南部向北部遞減B.我國東部沿海省份區位指數較高的主要原因是資源豐富C.乙地區位指數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環境惡劣D.丙地區位指數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圖中區位指數為10~20的省級行政區中,正確的是( )A.B.C.D..甲地區的區位指數大于40,其優勢主要表現在( )交通便利資源豐富 老工業基地基礎好 科技水平高A.B.C.D.疊圖分析是科學選址最常用的方法。結合圖2 完成6-7題。6.疊圖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RS B.GPS C.GIS D.數字地球7. 圖示選定的區域,最適合建設( ) A.大型垃圾處理場 B.大型倉儲式超市 C.汽車加油站 D.水源保護區在GIS和遙感技術支持下,有關部門對l973年至2005年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區土地利用變化過程進行了定量分析。讀圖3,完成8~10題。8.20世紀70年代以來,該地區在農業發展過程出現了河流下游斷流加劇現象,最主( )。 A.過度樵采 B.過度放牧C.過度開墾D..民謠說:“一年開草場,二年打點糧,三年五年變沙梁!毕铝行袨榛颥F象容易導致( )。 ①以糧為綱,大力墾荒②積極退耕,還林還草 ③增加人口,加快發展④引水灌溉,挖掘土地潛力 A.①②③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為了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該地區的農業發展方向應是( )。A.推廣節水農業,促進生態環境良性發展B.加大科技投入,優質長絨棉和彩色棉C.擴大草原面積,大力發展畜牧業D.大力發展瓜果、花卉等創匯農業D.亞馬孫公路從大西洋沿岸貫通太平洋沿岸12.如果亞馬孫雨林被毀,將可能造成的影響有( )①大氣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氣候變暖全球水循環和水量平衡將受到重大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將可能惡化 ④雨林地區物種滅絕速率將大大加快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3.雨林中土壤貧瘠的原因是( )①養分主要儲存在植物體內 ②土壤長期受到高溫多雨的淋洗 ③熱帶雨林常綠,缺少枯枝落葉 ④養分再循環的速度緩慢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圖5所示省區是我國著名的能源基地,讀圖完成14―16題。14.有關該省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處我國東部地區,緊靠京津唐地區 B.地處我國西部地區,東鄰西安、咸陽等工業中心 C.地處我國中部地區,東鄰近京津唐地區 D.地處我國西部地區,西鄰西安、咸陽等工業中心15.該省作為能源基地,其經濟發展的關鍵是( )。 A.加強原煤的生產和輸出 B.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煤炭的生產鏈 C.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D.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植被16.該省生態環境問題嚴重的根源是( )。 A.煤炭的露天開采 B.礦區道路的鋪設及丟棄大量土石 C.井礦巷道的建設 D.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近十年來,我國重工業尤其是鋼鐵、汽車、化工等重化工業得到了加速發展。我國能源利用率較低,單位GDP能源消耗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圖6為山西省煤炭的綜合利用圖,回答17~18題。?17.目前,我國重化工業加速發展所帶來的問題主要有( )A.水土流失、荒漠化嚴重 B.交通運輸壓力大C.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大 D.耕地面積減少,勞動力短缺18.山西煤炭資源利用取得明顯成效的是( )①改善了環境質量 ②減輕了交通運輸負擔 ③使產業結構多元化 ④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圖7是長江的干流剖面圖和中下游逐月流量變化曲線圖,聯系美國田納西河流域開發利用的經驗,讀圖完成19~20題。19.下列描述能正確反映長江中下游氣候、水文特征的是( )A.溫帶季風氣候,河流有兩個汛期B.溫帶大陸性氣候,河流下汛冬枯C.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D.高寒氣候,冬季斷流20.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響,長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開發方向是( )A.上游以生態效益為核心,大力發展旅游業B.中游疏通河道,大力發展航運C.下游興建大壩,防洪、發電D.采取梯級開發,實現流域的綜合開發利用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讀“東北地區主要農作物比重結構”圖(圖8),回答21~23題。21.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判斷,在2000年以前比重增長幅度最大和波動最大的分別是( )A.玉米、大豆 B.水稻、玉米C.大豆、糧 D.糧、玉米.2000年以前增長幅度最大的農產品在緯度較高的東北地區也能種植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夏季雨熱同期B.土地開闊平坦,黑土肥沃C.農業機械化程度高D.地廣人稀,人均土地面積多.有關東北平原地區農業發展方向的敘述,錯誤的是( )A.繼續強化大宗農產品的生產B.注重農業向規;I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建設綠色食品基地C.大力發展“立體農業”,發展特色農業和特色產品配套加工工業D.讀我國能源調運圖(圖9),回答26~27題。 26.圖中①②③三條運輸路線輸送的主要能源分別是( ) 。A.煤炭、天然氣和水電 B.石油、天然氣和煤炭 C.天然氣、石油和水電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27.②對我國加快西部地區開發的主要意義是( )。①加快西部資源的過量開發利用; ②有利于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③推動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④增加就業機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讀“我國‘北水南調’工程規劃示意圖”,完成28~30題。28.圖示地區的南部需要從北部調水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甲河中下游地區人口較稠密,重工業較多,需水量大②甲河流域為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 ③乙河流域以沼澤為主,沒有商品糧基地 ④甲河流域內降水量不大,蒸發較強A.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④29. 該工程建設的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 )A.輸水干線穿越眾多高山,地勢起伏大,工程難度大B.輸水干線經過地區以平原為主C.輸水線路長,水污染嚴重 D.經過地區主要是沼澤等荒地,占用耕地少30. 該工程建成后,對哈爾濱的有利影響主要是 ( )A.緩解其水資源緊張狀況 B.有利于該城市地域結構的調整C.改善其航運條件 D.減小洪水危害2013年秋高二年級地理科(文科)期中考試卷第Ⅱ卷 共40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題,共40分)31.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圖11是福建省有效風能分布圖。材料二:黃河流域的瑪曲濕地(圖12)是維系黃河生態安全的天然屏障,該地的年降水量大約650mm。(1)根據材料一,描述福建省有效風能的分布特點(1分)。并分析福建省開發利用風能的主要原因。(3分)(2)簡述瑪曲濕地形成的原因(3分)(3)分析甘肅省河西走廊發展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的有利條件。(3分)32.流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系統,它以水系為紐帶,將系統內各自然地理要素連結成―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流域已成為區域人地關系十分敏感而復雜的地理單元。圖13是我國南方地區某流域局部地形圖,圖14是該地區的土地利用狀況圖,圖15是該地區的月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1)結合圖文信息,說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3分)(2)運用所學知識,說明B、C兩支流在開發利用方向上的不同。(2分)(3)指出圖14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現象(2分),并說明這些現象對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環境影響。(3分)33.圖16表示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0分)(1)圖中A地等溫線向南彎曲,說出圖中A處等溫線向南彎曲的影響因素。(1分)(2)B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分析該地農業發展的優勢自然條件。(3分)(3)簡要說明B地為了保持全國糧倉的地位可采取的農業發展的舉措。(3分)(4)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該地區糧食單產較低,請分析原因。(3分)3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廣東省能源自給率變化示意圖(圖17)材料二:廣東省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儲備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二十分之一。下列是廣東省能源消費總量增長率和全省GDP增長率統計圖(圖18) (1)根據材料,分析廣東省當前能源供需特點。(2分)(2)為解決材料中所反映出的問題,說出廣東省可采取的有效措施。(4分)(3)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看,分析我國修建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對廣東省的影響。(4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二、綜合題31. (1)風能集中分布于沿海,由沿海向陸地減少(沿海多,內陸少)(1分)原因: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風能屬于清潔、可再生能源;常規能源短缺,經濟發達對能源需求量大;資金充足,技術先進。(3分,任寫3點得分)(2)海拔高,氣溫低,蒸發弱;降水量較豐富及上游來水,補給水源充足;該地區地勢平緩,排水不暢;地下有多年凍土層,水體不易下滲。(3)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豐富;水能、石油等能源豐富;土地、勞動力價格低(政策支持)(3分)34. 34.(1)自給率低(先高后低,近年來略有提高);需求量大(越來越大)。 (2)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開發太陽能、風能、核能、沼氣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結構多樣化;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耗能產業;進行能源的跨區域調配,如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3)緩解能源短缺狀況,調整能源結構,改善大氣質量,促進相關產業的福建省晉江市僑聲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4264.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