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直面高二的挑戰,認清高二的自己,明確高二的目標,意義重大。因為,高二的這個岔路口,分出的是漸行漸遠的兩條路,指向的是人生意義上的兩個截然相反的階段性終端。逍遙右腦為正在奮斗的你整理了《高二下冊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及答案》希望你喜歡!
1.讀圖可知,我國東部沿海省(區)()
A.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B.廣西水土配合
C.水土配合總體較好
D.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
2.影響東部沿海各省(市、區)水土配合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地形B.氣溫、降水量
C.耕地類型、耕作制度D.地形、土壤
3.我國北方東部沿海省(市、區)農業缺水嚴重的主要原因是()
A.水田種植,耗水量大
B.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冬季農業用水需求量大
C.蒸發量大,復種指數高
D.徑流總量小,耕地多
2010年,沃爾瑪在全球15個國家開設了超過8,600家商場,下設59個品牌,全球員工總數210多萬人,每周光臨沃爾瑪的顧客2億人次。沃爾瑪是全球的零售企業。通過自己的衛星,它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對全球范圍內的4500多家分店的每種商品的庫存、銷售量全部盤點一次,為高效的配送系統提供保證。沃爾瑪的物流配送系統可以保證任何一家賣場的配送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使它可以維持極少的庫存甚至零庫存,但可以保證正常銷售,節約了大量的儲物空間和費用。據此完成4~5題。
4.目前,沃爾瑪在中國53個城市開設了102家商場。沃爾瑪總部要查詢其商場在中國的分布情況,需要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RSB.GISC.GPSD.WPS
5.沃爾瑪的物流配送中心與其運輸車隊的合作密切,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有()
、龠b感技術②地理信息系統③全球定位系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6.京運高速公路客運的湘高速公司引進的一套EIGPS系統,其作用之一就是反超速,當司機行駛速度超過設定速度時,系統自動報警,司機的名字、車速、現在的位置全部都可以呈現。這是因為汽車上安裝了()
A.遙感技術B.全球定位系統C.地理信息系統D.數字地球
讀如圖,回答7~9題。
7.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A.華南、華東和華北地區
B.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
C.西北、東北和華北地區D.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
8.這些新出現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類對土地不合理的開發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壞所致
B.人類發展工農業生產所致
C.是降水減少,蒸發加劇的結果
D.是氣候干旱,沙丘不斷向農牧業地區推進的結果
9.在這些沙漠化地區,人們解決生活燃料問題最為可取的方式是()
A.結合積蓄肥料,大力發展沼氣B.結合植樹造林,大力發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D.結合農田水利建設,開發利用小水電
到2010年,中國人工林保存面積居全球第一,達到6200萬公頃,占全球人工造林面積的73%。其中大多數為防護林,結合我國部分防護林分布示意圖,完成10~12題。
10.國家大力推行“退耕還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僭黾幽静漠a量②改善生態環境
、墼黾愚r民收入④調整農業結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關于圖中各防護林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保護農田B.②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保護農田
C.③抵御海風、海浪和暴雨的襲擊D.③進行平原綠化、美化城市環境
12.如圖所示曲線反映城市綠地具有的作用是()
A.調節氣溫、改良城市小氣候
B.減弱噪音、美化環境
C.吸煙滯塵、凈化空氣
D.防風固沙、防止沙塵暴發生
露天煤礦的開采給山西省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壓力。據此回答13題。
13.在開采煤礦時,要大量剝離表土,處理不當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壞土地資源,這主要說明了()
A.自然資源具有分布的規律性B.自然資源具有時間的變化性
C.自然資源具有聯系的整體性D.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的對立性
讀山西省煤炭的綜合利用示意圖,回答14~15題。
14.山西省構筑的三條產業鏈依賴的本地自然資源除煤炭外還有()
A.銅礦石B.石油C.鋁土礦D.石灰石
15.山西省煤炭綜合利用的明顯成效是()
、俑纳屏谁h境質量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價值
、凼巩a業結構多元化④減輕了交通運輸負擔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0年10月26日,三峽工程將首次達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試驗性蓄水到175米之后,需要觀測試驗的項目很多,主要是水庫的泥沙淤積,樞紐各個建筑物和各類設備在高水位下的運行狀況,水庫兩岸的邊坡穩定,生態環保,以及水庫的調度等。據此完成16~17題。
16.水位升高后,三峽庫區20千米以內地區氣溫表現為冬升夏降,其主要原因是()
A.大壩阻擋了冬季風B.大壩阻擋了夏季風
C.水體熱容量大D.陰雨天氣增加
17.三峽庫區水域變化引起的降水變化表現為在庫區稍減,遠處稍有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水面全年有下沉氣流,降水減少
B.附近陸地全年有上升氣流,降水增加
C.夏季水面溫度低,有下沉氣流,降水減少
D.冬季附近陸地溫度高,有上升氣流,降水增加
讀田納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圖,回答18題。
18.下列有關田納西河流域經濟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擁有全美的水電、火電、核電相結合的電力系統
C.工業以高能耗的機電、塑膠等工業為骨干
D.農業以發展溫室蔬菜生產為主
2009年10月20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指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要從振興農業做起”。并在《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也特別強調了對農業的支持。據此完成19~21題。
19.黑龍江省發展綠色農業的主要區位優勢是()
A.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B.便利的交通條件
C.農業生態環境較好D.城市和工礦業發達
20.目前不屬于影響黑龍江農業持續發展的問題是()
A.耕地面積少,人均耕地不足B.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
C.糧食品種和質量欠佳D.常受低溫冷害的影響
21.黑龍江省是我國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享有“北大倉”的美譽。為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黑龍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項龐大的糧食增產規劃。黑龍江省能成為我國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的原因包括()
、俑孛娣e廣闊②糧食單產高③土壤肥沃④勞動力豐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間,我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京津冀、大東北“四大經濟圈”三大產業結構的變化情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22~24題。
四大經濟圈三大產業結構變化比較表(%)
2002年2003年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珠江三角洲652.141.95.154.640.3
長江三角洲4.949.845.34.152.443.5
京津冀10.045.744.39.547.243.3
大東北12.849.737.512.550.437.1
22.四大經濟圈2002~2003年產業結構的變化特點是()
A.第一產業比重上升,第二、三產業比重下降
B.第一、二產業比重上升,第三產業比重下降
C.第二產業比重上升,第一、三產業比重下降
D.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上升
23.與其他經濟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單位GDP能源消耗量較低,主要原因是()
A.第一產業比重較低B.第二產業輕工業比重大
C.勞動力素質比較高D.生產設備比較先進
24.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長江三角洲產業結構調整中,下列工業的比重將上升的是()
、賱趧用芗凸I②資金密集型工業
、奂夹g密集型工業④資源密集型工業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2》,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俪嗟赖蛪簬В阂驗闊崃ψ饔眯纬,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诟睙釒Ц邏簬В阂驗閯恿ψ饔枚纬,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坌棚L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芨睒O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葜芯曃黠L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流:
、迾O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饕苿臃较颍壕捅卑肭蚨裕笾率窍募颈币,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36231.html
相關閱讀: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