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高二地理(文科)命題人:柳青 于閨敏 劉妍華 校對人:讀我國沿北緯38°部分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題。1.甲、乙屬于不同的自然區域,其差異主要表現在( )A.地形 B.熱量C. D.流域.圖中乙地農業發展的方向合理的是( )A.種植業 B.牧業C.林業 D.農、林、牧業綜合發展讀2012年我國冬小麥收獲期分布示意圖,回答3~4題。3.為監控焚燒作物秸稈著火點的分布,使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GPS B.RSC.GIS D.GPRS42012年6月11日,焚燒作物秸稈的著火點較多的省份可能是( )A.閩 B.贛C. D.豫讀圖回答~題。5.④大陸( )A. B. C. D.6.各大陸中,比重最高的荒漠主要是由于海陸位置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晉陜蒙接壤地區分布著我國和世界上罕見的特大煤田,被稱為“黑三角”或“烏金三角”,包括內蒙古的準格爾、鄂爾多斯、陜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為我國優質動力煤生產和出口基地。據此回答~題。.下列屬于“烏金三角”能源基地建設的優勢條件的是 ( )①煤炭儲量豐富、诿禾抠|量高,開采條件好、鬯Y源充足、茑徑鼜V闊的能源消費市場 ⑤水陸交通便利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②③⑤.下列做法與“烏金三角”地區能源基地的可持續發展相違背的是( )A.努力擴大煤炭的開采量和外運量,提高經濟效益B.調整產業結構,延長煤炭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C.發展技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減少浪費D.積極進行生態環境整治,控制三廢污染讀某河流域等高線地形圖和該流域土地利用結構變化表,回答~題。1980年2010年耕地55%40%林地20%44%草地5%7%荒地15%2%其他5%7%.1980年與2010年相比,有關河流R以下河段水文特征的是( )A.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小 B.河流的含沙量大C.河流的汛期長 D.河流中鈣物質的含量。摿饔虻闹卫碇,對R和T之間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A.側坡修建梯田,側坡植樹種草B.側坡修建梯田,側坡植樹種草C.兩側坡都大量植樹種草D.兩側坡都大量修建梯田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1題。我國糧食生產規劃中將商品糧基地分為四類:南方高產區、黃淮海平原區、東北低產區、西北干旱區!∥覈牡剞r業生產情況表。基地類型①②③④農業人口(%)19.914.728.546.89耕地面積(%)40.176.8223.4329.58糧食商品率(%)35.227.219.629.01.有關①②③④四個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代表黃淮海平原區 B.②代表東北低產區C.③代表西北干旱區 D.④代表南方高產區1.受土壤鹽堿化影響和沙塵天氣影響最明顯的分別是( )A.①④ B.④③ C.③② D.①②廣東省省長今年要深入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戰略轉型,提升珠三角協調發展;卮1~題。.下列敘述中,與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關系不大的是( )A.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B.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C.良好的區位條件D.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發展成為全國的( )A.動力向型基地 B.重工業產業基地C.產業基地 D.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中國人的景觀大道”是指從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誼橋的318國道。這條大致分布在Q緯線附近的帶狀景觀長廊,幾乎整合了中國所有類型的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讀圖完成19.圖中所示緯線Q的緯度應為( )A.北緯20° B.北緯25°C.北緯30° D.北緯35°2.這條東西向景觀密集的地帶,較小的自然差異表現在( )A.海拔高低 B.晝夜溫差C.植被類型 D.晝夜長短圖16°E經線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讀圖回答~21.下列地區春雨比重最大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黃淮海平原C.鄱陽湖平原 D.江淮地區.從圖中信息和所學地理知識可以推出( )A.春季降水量①地區比②地區多B.春季降水量①地區和③地區一樣多C.夏雨比重②地區比④地區少D.夏雨比重②地區比①地區多完成~題。國家儲量百分比(%)產量百分比(%)消費量百分比(%)中國369741美國13013日本資料缺失026其他51320我國稀土資源儲量從20世紀70年代占世界總量的74%,到2009年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資源的探明儲量大幅度增加B.我國新勘探的稀土資源少C.我國稀土資源的過度開采D.我國稀土資源的世界最多.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我國在稀土資源開發利用方面應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減少初級礦產品的出口 ②對稀土資源進行保護性開采③針對稀土資源儲量豐富的優勢大力開采、苓M一步擴大稀土資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額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讀“中國兩大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圖中數碼①③④代表不同的山脈,其中地處階梯交界處的是________。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分界處的是________。(以上空格用數碼填寫)(分)山脈西側的地形區,分析該地區地面溝壑縱橫的主要原因。(分)關于山脈兩側地形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多選題)(分)A.的南側是世界最高的高原B.的東側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C.的北側是我國的盆地D.的北側是我國著名的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河西走廊.近年來,湖南省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與廣東省的經濟聯系日趨緊密。根據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湖南省、廣東省簡圖(圖8)材料:(1)據圖判斷甲河流域的特征。(2)乙河流域是湖南省最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近年來,該流域的糧食生產地位不斷下降,試分析其主要原因。(3)湖南省礦產資源優勢發展特色工業在資源開發利用中容易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4)根據材料分析湖南、廣東兩省在重化工業發展過程中,如何揚長避短、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材料一 圖9為“蘇北、蘇中、蘇南面積比重、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統計圖”。材料二 近年來,一些大型跨國企業在蘇南地區建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促進了蘇南地區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 材料三 江蘇省實施沿海開發戰略,為蘇北、蘇中、蘇南帶來了共同發展的機遇。蘇北連云港、徐州、宿遷、淮安、鹽城五市提出“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發展戰略,將促使蘇北區域經濟發展出現新的飛躍。(1)蘇北、蘇中、蘇南三個區域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2分)(2)從社會經濟方面分析蘇南地區產業升級的優勢區位條件。(4分)(3)目前,蘇北地區承接蘇南地區轉移的產業,其工業類型主要屬于_________,簡述蘇北地區承接這類產業的有利條件。(6分)29.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七次調查顯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有林面積達到803.4萬公頃,凈增3.9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達8.87億立方米,凈增0.3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76.55%,增長了0.87%,森林資源總量恢復到林區開發初期水平。材料二: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要完善森林火災預防、撲救、保障三大體系。完成森林火險預警系統和林火視頻監測系統建設。(1)森林火災是導致大興安嶺地區森林資源破壞的原因之一,大興安嶺的森林火災多發原因(2)簡述天然森林破壞給當地帶來的環境問題(3) 提出大興安嶺地區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措施?第 9 頁(高二地理(文科) 共 9 頁) 圖2圖8圖7圖6圖5表1圖4圖3⑤圖9圖1遼寧省大連教育學院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地理(文)試題(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12626.html
相關閱讀: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