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地理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復習題精選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地理學作為一個學科可以粗略分為兩個較小的領域:人文地理學及自然地理學。以下是數學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復習題,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數學網一直陪伴您。

【基礎過關】

讀下圖,回答1~2題。

1.上圖能正確表達出的區域特征是()

A.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

B.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

C.區域可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D.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

答案 B

解析 該示意圖沒有表示出區域的形狀,邊界也是相對的,同時也沒有劃分下一級區域。

2.半干旱地區多是草原牧區,濕潤、半濕潤地區多是農業區,這反映出地理環境影響著區域的()

A.發展水平 B.生活特點 C.發展方向 D.發展條件

答案 C

解析 該圖反映不同的干濕地區,對應不同的生產類型,說明地理環境的差異影響區域的發展方向。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位教授是這樣看待中國的:他把中國劃分為銀色中國、金色中國、黃色中國和綠色中國四個區域。據此回答3~5題。

3.關于銀色中國、金色中國、黃色中國和綠色中國的分界線,敘述正確的是()

A.銀色中國和黃色中國以岡底斯山為界

B.金色中國和黃色中國的分界線包括太行山

C.黃色中國和綠色中國的分界線包括秦嶺

D.銀色中國和綠色中國的分界線是巫山

4.關于各區域某些特征描寫錯誤的是()

A.黃色中國龍舟競渡

B.金色中國大漠駝鈴

C.綠色中國四季常青

D.銀色中國雪山連綿

5.各區 域與其主要成因的組合,正確的是()

A.黃色中國海拔高度

B.金色中國海陸位置

C.綠色中國 地形起伏

D.銀色中國緯度位置

答案 3.C 4.A 5.B

解析 材料中劃分的中國區域主要是從其不同的自然景觀上區分的:銀色中國應該是指因地勢隆起、高度大、雪山連綿的青藏高原地區;金色中國應是指因距海遠、降水少而形成的大漠景觀;黃色中國應指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分布區黃土高原,因水土流失而呈現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形態;綠色中國應指我國的南方地區,因緯度較低,植被四季常青,一片綠色。

【能力提升】

下圖中1、2、3線是按照不同標準劃分的同一種地理界線,據此完成6~7題。

6.該地理界線最有可能是()

A.橡膠 種植北界 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C.30℃等溫線 D.熱帶和亞熱帶分界線

答案 D

解析 A、B、C三項均為單一指標,分別以積溫、降水量和溫度為指標。

7.同一界線可以劃出若干條,這說明地理區域具有()

A.不確定性 B.差異性 C.過渡性 D.整體性

答案 C

解析 同一界線有多條,說明界線所處的區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兩區域間具有過渡性。

不同區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區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據此回答下題。

8.下面關于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工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A.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貧乏,重工業較少

B.松嫩平原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比較發達

C.長江三角洲工業受資源條件的限制,發展比較緩慢

D.松嫩平原 農產品豐富,工業以輕工業為主

答案 B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松嫩平原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并利用周圍地區的煤、鐵發展重化工業,成為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雖然礦產資源貧乏,但輕、重工業發達,是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由環境保護部和中科院共同編制完成的《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在京發布,全國被劃分為216個生態功能區。據 此回答9~10題。

9.劃分區域的主要目的是()

A.進一步了解區域的差異,因地制宜地對區域加以開發利用

B.引導人口有序流動

C.有計劃地施加影響,使其趨于一致w

D.劃定區域的界線,明確區域的歸屬

10.關于上述區域劃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這些生態功能區之間具有較明顯的差異性

B.這些生態功能區都是獨立的單元,相互之間沒有影響

C.這些生態功能區都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和界線

D.每個生態功能區都具有明確的區位特征

答案 9.A 10.B[

解析 本題組主要考查區域劃分的相關知識。第9題,進行生態功能區劃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了解區域差異,進而因地制宜地對區域進行開發利用。第10題,不同的生態功能區,差異較為明顯,每個區域都有明確的區位特征,都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和界線。但各個區域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相互之間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下圖所示景觀均為世界文化遺產,據此回答11~13題 。

11.甲所在商品糧基地農業生產的主要不利條件是()

A.地形崎嶇 B .光照較少 C.降水不足 D.積溫過高

答案 B

解析 由圖可知甲位于四川盆地 ,因 為盆地地形,所以多云霧,光照不足。

12.資源短缺制約著乙所在工業基 地的發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緩解該問題的是()

A.南水北調 B.西氣東輸 C.西電東送 D.北煤南運

答案 A

解析 乙圖所在地區屬于我國滬寧杭工業基地,該區因常規能源缺乏而限制了其經濟的發展,選項中南水北調不 能緩解該問題。

13.有關各地自然環境特點或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所在地形區燃煤多、地形封閉,酸雨較嚴重

B.乙所在地形區東臨太平洋,地震活動較頻繁

C.丙所在地形區海拔高、氣壓低,光熱較充足

D.丁沿線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較普遍

答案 A

解析 甲地區的封閉盆地地形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常形成酸雨,是我國的重酸雨區;乙地多出現臺風活動;丙地地勢高,空氣稀薄,對太陽輻射的削弱較少,光照強,但大氣逆輻射也弱,熱量不足 ;長城以北降水少,荒漠化嚴重。

14.讀我國自然區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e、f兩區域大致以________為界,g區域與a、b、c等區域大致以____________為界。

(2)a、b、c、d四個區域的氣候對農業生產共同的有利之處是______________,不利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約f區域農業生產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

該區域農業(種植業)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4)就種植方式而言,b地以____________為主,c地以____________為主,f地以____________為主,導致其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不同區域糧食作物也有所不同:

b地以____________為主,c地以__________為主;

d地以____________為主,g地以__________為主。

導致其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賀蘭山 3 000米等 高線

(2)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多旱澇災害

(3)水源 綠洲地區

(4)水田耕作業 旱地耕作業 灌溉農業 水分

(5)水稻 冬小麥 春小麥(玉米) 青稞 熱量

解析 由各區域所處地理位置、地形狀況著手,分析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進而因地制宜,發展不同類型的農業。

最后,希望小編整理的高二地理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復習題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43029.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