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南山中學級12月模擬考試地理試題題卷 出題人:黃云長 審題人:李茂輝一 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圖1為“我國2000年人口出生性別比分布圖”(人口出生性別比是指每出生l00個女孩所對應的男孩數)。讀圖完成1~2 題。1.人口性別比超過l30的省級行政區有 A.豫、皖、贛、粵、瓊 B.湘、桂、鄂、冀、C.浙、蘇、閩、晉、瓊 D.滇、貴、川、魯、瓊正常的人口出生性別比在103~106之間。要改變我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偏高的不合理狀況,關鍵在于.調整人口政策B.增加就業崗位 C.轉變生育觀念 D.改善醫療條件3. ①②地區的區域特征是A.①地由于②地的阻擋而免受寒潮的侵襲 B.②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可種植雙季稻C.長江最大的支流流經①地區D.①地區河流的補給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 有關④地形區農業發展條件及面臨的問題,敘述正確的是A.河網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水土流失嚴重,陡坡應退耕還林C.地勢平坦,草原遼闊 D.土壤鹽堿化嚴重,多中低產田5.該河流開發的核心環節是?( )A. 防洪 B.梯級開發 C.發電 D.養殖6. 田納西河綜合治理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好處是 ( )①穩定了灌溉水源 ②增加了土壤肥力 ③避免了洪澇災害 ④擴大了耕地面積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既有自然條件因素,又有社會經濟因素。上海市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又位于我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讀“中國東部雨帶示意”圖,回答第7~8題:7.根據雨帶在Ⅰ、Ⅲ地區的時間,可以推論,在一般年份,雨帶推移至上海地區的時間大致是( )A.4~6月 B.6~7月C.6~8月 D.5~8月8.如在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Ⅰ地區,我國東部地區將可能產生災害的狀況是( )A .南旱北澇 B. 南北皆旱 C. 南澇北旱 D. 南北皆澇1986年,中國郵政發行“中國民居”特種郵票一套,郵票上的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風俗外,還反映了當地地理環境的重要特征。讀圖完成9題。( )9.三民居特點反映了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下面關于三民居與其所在地區氣候特點對應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A.①-溫差較大,降水季節分配均勻B.②-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③-終年高溫多雨D.②-濕熱的氣候讀GPS手持機界面圖,回答10~11題。10.此時,持有GPS手持機的人員所在的地形區為( )A.成都平原 B.江淮平原C.寧夏平原 D.江南丘陵11.此時,GPS手持機同時接收了多少顆衛星的信號( )A.3 B.6 C.10 D.11下圖示意我國東北農牧交錯帶生產與生態定位。讀圖,回答12~13題。12.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發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B.大量開墾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積C.大規模機械化,建成商品糧基地D.退耕還林(草),發展舍飼養殖13.北方農牧交錯帶的生態與生產功能是( )①東部農耕區的生態屏障和畜產品供應基地②東部農耕區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糧食供應基地③西部牧區的水源涵養帶和飼草料供應基地④西部牧區的水源涵養帶和重要糧食供應基地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讀我國2000年與2007年能源消費結構圖,回答14~15題。14.通過兩圖的對比,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我國石油的消費量在減少B.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在增加C.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不盡合理D.潔凈能源的比重在上升15.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對山西能源基地的影響表現為( )A.提供了廣闊的消費市場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運輸C.提高了煤炭的開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經濟效益讀下圖,回答16~18題16、圖中山脈屬于階梯分界線的是( )A....17、關于甲地形區的地貌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B.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崎嶇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遠看是山,近看成川18、京杭運河在M、N兩處的流向是( )A.... 19.從甲地出發的最佳季節應該是 ( ) A.春末B.夏季 C.初秋D.冬季20.與圖中①②③依次相對應的是( )A. ①有機質及養分氧化分解速度快 ②淋失、溶解作用強 ③ 供給養分B.①供給養分 ②淋失、溶解作用強 ③有機質及養分氧化分解速度快 C.①淋失、溶解作用強 ②有機質及養分氧化分解速度快 ③ 供給養分D.①供給養分 ②有機質及養分氧化分解速度快 ③ 淋失、溶解作用強 21.該地生態環境脆弱的根本原因 ( ) A. 高溫多雨的氣候與人口激增B.有機質和養分快速分解,貧瘠的土壤C.雨林生長所需養分幾乎儲存在地上植物體內D.過度的商業砍伐和發展大型農牧場圖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該流域內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兩水文站觀測到的河流流量變化曲線(b),讀圖完成22~23題22.....23.....24.西電東送是把西部地區的水電和坑口電站的電能輸往東部,圖中我國最大的水電站和坑口電站分布較多的地區分別是( )A. a b B. c d C. d a D. a e25.三條送電線路的終點都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北路輸送的火電,使京津唐地區燃煤量減少,降低粉塵危害B.中路水能發電,清潔、經濟效益大,為滬寧杭地區提供電能C.南路電能的輸送對解決珠江三角洲地區能源不足有重要意義D.西電東送主干道途經我國能源最大輸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輸入省市是河北下圖為江蘇省三大產業產值比重與城市人口比重的變化圖。讀圖回答26題。26.圖中曲線標注的序號與文字說明對應正確的是 (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三產業產值比重C.③-第二產業產值比重 D.④-第一產業產值比重圖3為某區域模式圖,讀圖回答27~28題。27.圖3所示區域的數碼代號與生態環境問題描述連線不正確的是:( ) A.①—草場退化 B.②—水土流失 C.③—土壤鹽堿化 D.⑥—土地沙漠化28.深秋時節,一旅游者從圖3某區域乘火車外出旅游。出發時落葉紛飛,滿目金黃,穿越重重隧道后,驀然樹木蔥郁,山清水秀。火車經過的區域是:( ) A.從①到②B.從②到④C.從③到⑤ D.從⑤到⑥讀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某產業轉移示意圖,讀圖完成29題。29.二十世紀80年代,我國受該產業轉入影響最大的地區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長江三角洲 C.京津唐地區 D.東北地區30.讀“世界某沿海地區預計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海平面上升0.5米,該區被海水淹沒的B. 若海平面上升米,該區被海水淹沒的C. 根據預計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線圖中推測d處可能是洼地 D. 根據預計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線圖中推測b 處坡度比處a陡。圖8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四條等溫線。讀圖回答 31題。31.圖中表示7月份等溫線的是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下列甲、乙兩圖為實景地貌,丙、丁兩圖為對應實景地貌的等高線圖。甲乙兩圖中的小樹,在等高線圖上的位置是( )A.P處 B.K處 C.R處 D.S處33. ab段河流流向是A.由東向西B.由東北向西南C由西南向東北 D.由南向北野外宿營時,一般不能選擇①處的主要原因是A.鄰近B.離河流較遠,取水不方便C位于山脊,風力太大D處于河谷、鄰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圖為一幅等值線圖,a、b分別為等值線的數值(a>0,b>0),據此回答題36.如果該圖為等高線圖,則( )①海拔高度:P<(a+b),Q>a②海拔高度:P>(a+b),Q<a③在較為平緩的山坡上,P為洼地④在較為平緩的山坡上,Q為洼地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如果該地為等溫線圖,則( )①從地形考慮,P可能為山峰②從地形考慮,Q可能為山峰③從經濟活動考慮,P可能為城鎮或工業區④從經濟活動考慮,Q可能為城鎮或工業區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題。38.圖中甲城等溫線向彎曲,乙城所在地區的等溫線向西彎曲。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海陸位置B.地形? C.緯度位置 D.大氣環流 A.太行山脈? B.呂梁山脈C.秦嶺? D.汾河谷地40.北京時間12月18日凌晨4時20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第7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從第七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之時起,大約再過多長時間全球為同一日期( ) A.3小時40分種 B.15小時40分鐘 C.8小時40分鐘 D.14小時40分鐘二 綜合題(共40分)41.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2分)材料一 “十一五”規劃中指出:要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一要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二要優化農業產品結構;三要優化農業區域布局。材料二 江西省有大量鎢礦,鉛鋅,銅礦等有色金屬礦,該省利用該地資源大力發展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快速推動了該地的經濟發展。(1)比較甲、乙兩區域中的平原地區農業生產(作物、耕地類型和作物熟制)差異(6分)(2)寫出經過甲圖中任意一條鐵路干線名稱 。根據材料分析甲圖南部發展工業有利的區位條件。(8分)(3)右圖中湘江大致流向是 ,該省的地形地勢特征是 。近年來有大量候鳥途經此地被大量捕殺,如果你要到當地去全年保護候鳥,最忙的季節是 。(8分) 42.讀 “我國的西北地區荒漠化”及“荒漠化發展與結果” 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1)我國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征是 。(2分)(2)圖中A地區降水較多的原因是 。(2分)(3)簡述西氣東輸工程對B地區的影響。(6分)(4)從“荒漠化的發展與結果”圖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終結果是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 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92766.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